新業務價值下滑近六成,新華保險能否撥云見日?

    2023-05-05 15:27 | 來源:國際金融報 | 作者:俠名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近年來,新華保險高層變動頗為頻繁,四年內三度換帥。2019年1月,時任新華保險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的萬峰辭職。2019年8月,劉浩凌當選新華保險董事長,2021年1月因工作原因...

            歷時半年有余,新華保險(41.260,-0.14,-0.34%)董事長李全和總裁張泓的任職資格于4月中旬正式獲批。

            近年來,新華保險高層變動頗為頻繁,四年內三度換帥。2019年1月,時任新華保險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的萬峰辭職。2019年8月,劉浩凌當選新華保險董事長,2021年1月因工作原因辭去董事長職務。隨后,由徐志斌接任新華保險董事長,去年9月同樣因工作原因辭職。同天的另一份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已審議通過選舉李全和張泓分別任公司董事長和總裁的議案。

            市場密切關注新華保險的人事變動,本質上也是對公司經營業績和未來發展方向的關心。2022年,新華保險營收凈利雙降,多項經營指標出現下滑,尤其新業務價值在五大上市險企中降幅最高,達59.5%。

            “李張配”就位后,能否在邏輯重構、深度調整、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繼續擔負起新華保險“二次騰飛”的重任?

            新業務價值縮減

            過去一年,人身險業仍處于深度轉型期,資本市場波動較大、市場營銷拓展難度加大、居民消費意愿減弱等諸多因素,造成行業資產端與負債端同時承壓。

            數據顯示,新華保險2022年實現保險業務收入1630.99億元,同比微降0.2%;歸母凈利潤實現98.22億元,同比下滑34.3%。對于業績下滑的原因,新華保險表示,在上年同期高基數的情況下,2022年受資本市場影響,投資收益減少導致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變動較大。

            值得注意的是,新業務價值是衡量保險公司業務增長質量和盈利能力的指標之一。2022年,新華保險實現一年新業務價值24.23億元,較2021年的59.8億元大幅收縮近六成;新業務價值率降至個位數,僅為5.5%;內含價值也由2021年的2588.24億元,同比下滑1.25%至2555.82億元。

            事實上,從行業總體來看,頭部險企在新業務價值提升方面均面臨不小的挑戰。除新華保險外,中國人壽(38.950,-1.21,-3.01%)、平安人壽、太保壽險、人保壽險分別實現新業務價值360.04億元、288.2億元、92.05億元、26.69億元,同比分別下滑19.6%、24%、31.4%、17.3%。

            新業務價值兩位數下滑的背后,是近年來保險代理人的持續流失。一直以來,代理人都是拉動人身險新單保費與新業務價值增長的主要力量。而隨著人海戰術逐漸失靈,各險企出于主動或被動的原因,人力加速銳減。

            截至2022年末,新華保險個險營銷員人力19.7萬人,較2021年末減少19.2萬人,同比下滑49.4%;月均合格人力4.5萬人,同比減少50.5%;月均合格率15%,同比下降4.1個百分點。

            “過去幾年我們的隊伍下降幅度比較大,不是我們不關心他們,也不是不想留存他們。說句心里話,我們是希望這些隊伍能跟著我們熬過這樣一個‘寒冬’的,能夠跟著新華繼續成長,但流失依然是巨大的,因為沒有業務、沒有收入。”在業績發布會上,新華保險副總裁兼總精算師龔興峰感慨道。

            國泰君安(15.530,0.23,1.50%)非銀金融研究團隊認為,2015年代理人資格考試放開后,人力大發展帶來的新業務價值紅利已經消耗殆盡。隨著客戶認知的快速提升,保險公司依靠渠道影響力販賣人情的銷售模式難以為繼,渠道質量短期難以迅速提升以滿足客戶升級后的保險認知,而產品供給對客戶的吸引力有限,限制行業增長。

            拐點來了嗎

            “2022年我們制定規劃的時候,認為2022年至少應該比2021年情況好,但實際的發展跟我們的預期有比較大的差距。”新華保險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全坦言。

            他表示,去年受到最大沖擊的是個險團隊,銀保和團險隊伍總體是增長的。自2019年起,新華保險加大了對銀保支持的力度。數據上,新華保險長期險首年保費銀保達到280億元,同比增長11.3%,團險渠道穩定增長,短期險保費26.85億元,同比增長4.6%。

            但放眼未來,個險渠道依舊是新華保險的核心渠道。新華保險副總裁王練文強調,公司在發力銀保渠道的同時,將穩定銷售人力隊伍,提升績優產能占比,為公司發展提供永續前提。“過去一年我們的總銷售人力不斷下降。客觀原因是行業調整,主觀是過往人力隊伍‘虛高’,公司主動‘清虛’。”

            王練文說,為了可持續長遠發展,公司制定了三個步驟,分別是提產能、優結構和穩增長。過去一年新華保險人均產能同比提升超20%,今年一季度出單能力較去年同期基本翻倍,可以說產能提升呈現出可喜趨勢。

            盡管2022年上市人身險公司在新業務價值和人力規模方面雙雙下跌,但從人力結構和產能角度來看,轉型的成效已開始顯現。“相信2023年將是壽險業自身資源稟賦和積累的轉型動能充分釋放的開始。”李全表示。

            截至4月28日,A股五大上市險企一季報已披露完畢。今年一季度,五大上市險企共實現歸母凈利潤865.49億元,同比大增52.27%。其中,中國人保(6.540,-0.11,-1.65%)實現凈利潤117.21億元,同比增長230%;新華保險實現凈利潤69.17億元,同比增長114.8%。

            那么,一季報帶來的暖意能否在今年得以持續?

            光大證券(15.860,0.56,3.66%)分析師王一峰認為,過去人身險行業渠道轉型壓力已基本釋放完畢,當下高價值率保障型產品銷售已持續降至歷史低位,今后隨著代理人隊伍規模的逐漸企穩、績優人力產能的不斷提升、線下展業恢復助力保障型產品銷售回暖,以及預定利率下調預期下“炒停售”推動儲蓄險需求的持續釋放,2023年頭部險企新業務價值增速在低基數下有望實現集體轉正。

            在4月下旬的一場公開活動上,中國人壽集團副總裁、國壽壽險總裁趙鵬指出,2023年,隨著我國經濟企穩復蘇,壽險業也迎來了久違的“開門紅”,行業又站在了一個關鍵節點。回升態勢能否持續、能走多遠?既有賴于“長風破浪,未來可期”的中國經濟提供有力支撐,更需要保險公司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一季度的價值增長主要是規模增長帶來的,業務結構未得到明顯優化。因此,相較規模,行業價值復蘇仍面臨一定困難。”趙鵬強調。具體來看,個險隊伍規模仍未止跌回升,個人代理渠道保費增速仍未轉正,遠低于銀行郵儲代理渠道;高價值的重疾類產品銷售沒有明顯改善,1至2月健康險保費收入依靠續期才實現正增長;盡管年金險、兩全險等傳統壽險高歌猛進,但新業務價值率相對較低,且長期利率低位徘徊以及資本市場波動,對險企資負管理帶來較大挑戰。

    電鰻快報


    1.本站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本站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我們編輯修改或補充。

    相關新聞

    信息產業部備案/許可證編號: 京ICP備17002173號-2  電鰻快報2013-2023 www.www.cqjiade.com

      

    電話咨詢

    關于電鰻快報

    關注我們

    精品无码专区亚洲| 台湾妹子中文娱乐网| 三上悠亚久久精品| 色婷婷在线精品国自产拍| 99精品国产丝袜在线拍国语 | 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视频| 毛片a精品**国产| 99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视频| 亚欧洲精品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欧美乱大交xxxxx| 毛片a精品**国产|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夜夜嗨|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欧美亚洲综合免费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蜜桃|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999国内精品永久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性爱| 无码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 2021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专区|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亚洲区| 91久久精品91久久性色|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99国产6| 久久国产欧美日韩精品|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麻豆| 国产精品视频九九九| 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影库免费看|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站| 99视频在线观看精品| 宅男在线国产精品无码| 四虎精品影院永久在线播放| 99热这里只有精品6国产免费| 精品亚洲综合在线第一区| 欧美精品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