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2 14:03 | 來源:上海證券報 | 作者:邱德坤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首先,天職國際作為*ST奇信IPO的審計和驗資機構,并在上市后一直擔任審計機構,卻對*ST奇信IPO前三年財報,以及2015年至2019年財報,均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對*ST奇信(1.640, 0.00, 0.00%)(維權)的2021年和2022年財報,天職國際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下稱“天職國際”)均出具了“非標”意見的審計報告。這家多年的合作伙伴,“目送”*ST奇信離開A股舞臺。
顯而易見的疑問是,*ST奇信涉嫌8年持續性財務造假,中介機構真的一點都沒有察覺嗎?
首先,天職國際作為*ST奇信IPO的審計和驗資機構,并在上市后一直擔任審計機構,卻對*ST奇信IPO前三年財報,以及2015年至2019年財報,均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其次,安信證券是*ST奇信IPO的保薦機構,此前與天職國際均作出了相關承諾。其中,天職國際在*ST奇信招股書中承諾:“其為發行人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制作、出具的文件,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的情形。”
審計機構獨家合作多年
記者注意到,*ST奇信IPO聘任天職國際時,經辦會計師為屈先富、黃瓊。2015年6月5日,天職國際針對*ST奇信2012年至2015年財報及2015年一季度財報,均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ST奇信2015年12月22日上市后,天職國際繼續擔任審計機構,并對其2015年至2019年財報,出具了標準無保留審計意見的審計報告。其中,屈先富、黃瓊作為注冊會計師,負責*ST奇信2015年財報審計,之后黃瓊作為注冊會計師參與2016年、2019年的審計工作。
然而在2023年4月,*ST奇信收到證監會下發的《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下稱《事先告知書》)顯示,公司涉嫌在IPO前三年,以及2015年至2019年持續財務造假。
這么多年的合作,為何查不出問題?就此,記者致電天職國際,但未獲對方回應。上海國家會計學院上市公司年報研究中心主任葉小杰認為:“客觀而言,能從事證券審計業務的會計師事務所,應該都達到基本門檻。在這種情況下,更可能是審計意見購買的問題。”
資料顯示,天職國際創立于1988年12月,2021年上市公司(含A、B股)審計客戶222家,近三年因執業行為受監督管理措施8次,涉及人員20名。其中,2023年2月18日,深圳證監局對天職國際及簽字注冊會計師黃瓊、綦東鈺,采取了出具警示函的監管措施。
深圳證監局指出,對天職國際執行丹邦科技2018年年報審計執業項目進行檢查,發現存在的問題包括:風險評估程序執行不到位、控制測試程序存在缺陷、實質性程序執行不到位、審計工作底稿不完整。
針對*ST奇信涉嫌財務造假,天職國際將遭遇什么?
根據新證券法,會計師事務所制作、出具的審計報告等文件,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給他人造成損失應與委托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但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
保薦券商難逃干系?
“*ST奇信被證監會立案調查,之后收到《事先告知書》查明涉嫌財務造假等問題,安信證券對此似乎無動于衷。”一名知情人士透露,因為安信證券對*ST奇信的持續督導已經結束,所以跟公司日常聯系較少,僅有基層員工對接信息披露工作。
查詢可見,安信證券是*ST奇信IPO的保薦機構,并且在*ST奇信2015年12月22日上市后進行持續督導,持續督導時間為2015年12月22日至2017年12月31日。
蹊蹺的是,*ST奇信在2015年12月22日上市,安信證券王永興、陳君華繼續擔任持續督導的保薦代表人,卻在2016年上半年相繼因個人原因離開安信證券。隨即,安信證券指派其他兩人接替工作。
記者針對上述事項,向安信證券發送采訪函,截至發稿未獲回復。不過,安信證券此前在投行業務上已被監管關注。其中,安信證券作為野風藥業申報創業板IPO的保薦機構,由于保薦代表人擅自刪除、修改已通過內核程序的申報文件內容、未重新履行內核程序即向交易所提交等,被證監會實施監管談話措施。
同時,安信證券在*ST奇信招股書中承諾:如果在*ST奇信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工作期間未勤勉盡責,導致所制作、出具文件對重大事件做出違背事實真相的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并由有權部門作出行政處罰或人民法院判決,將自行并督促發行人及其他過錯方,一并賠償投資者直接遭受、可測算的經濟損失。
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表示,系統性造假很難發現,不一定保薦券商就要負很大責任,但不排除保薦券商存在執業問題,包括程序履行不到位、輕信企業提供材料等。若被認定牽涉企業欺詐發行,參照此前案例,保薦券商要么被動賠償,要么主動賠償。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