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8 15:54 | 來源:華夏時報 | 作者:俠名 | [IPO]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根據招股書,2020年末至2022年末,公司資產負債率(合并)分別為91.55%、56.24%、69%。數據顯示,除雙良節能和美科股份外,華耀光電2022年的負債率高于同行業可比公司,且高...
光伏上市公司隊伍又將添新軍!
據深交所官網信息顯示,近日,華耀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耀光電”)創業板IPO獲受理。
需要指出的是,公司招股書中對于實控人荀建華在2018年曾被上交所予以公開譴責,被寧波監管局給予警告和罰款等事項只字未提。
財經評論員張雪峰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這可能會引起投資者的質疑和擔憂,影響投資者對公司的信任和認可,將來可能會對公司的股價和市值產生負面影響。
記者也致電華耀光電證券部,打算就公司業務相關情況進行提問,工作人員回復記者看招股書,并指出公司行政部負責對外解答問題,記者需要詢問公司行政部。但是,記者根據其提供的電話聯系了行政部,行政部人員卻又稱其負責人力,并直言公司不接受采訪。
家族式控股86.48%
從股權結構來看,華耀光電的實控人是荀耀、姚晶、荀建華。其中,荀耀、姚晶系夫妻關系,荀耀、姚晶兩人分別持有華耀投資51%、49%的股權,通過華耀投資間接控制公司70.46%的股份;荀耀作為常州益順、常州益發的執行事務合伙人,常州益順、常州益發合計持有公司2.09%的股份,荀耀通過常州益順、常州益發間接控制公司2.09%的股份。荀建華為荀耀的父親,直接持有公司13.92%的股份,三人合計控制公司86.48%的股份。
知名財稅審專家、江蘇四維咨詢集團首席咨詢師劉志耕告訴《華夏時報》記者,這種股權結構說明了它是一個家族式的企業,可能存在家族式企業常見的大多數問題或缺陷。
他進一步表示,譬如在內部管理上容易一言堂、容易造成決策失誤、不重視人才培養、在用人問題上往往任人唯親、往往以家族文化代替企業文化,使得企業難以形成凝聚力,難以規范公司的法人治理結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以及提高企業各方面的管理水平和能力。
“這樣可能會導致公司決策權集中在少數股東手中,其他股東的話語權和權益可能會受到影響。如果這些實控人的利益與公司的利益產生沖突,可能會對公司的發展產生負面影響。”張雪峰說。
值得關注的是,作為公司實控人之一的荀建華,曾是昔日“A股光伏第一股”億晶光電的實際控制人。
2017年6月,億晶光電公告稱,股東荀建華收到寧波證監局對其下達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寧波證監局決定對荀建華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管措施。作為億晶光電實際控制人,控制公司的情況發生重大變化時,未主動告知上市公司董事會并配合上市公司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未在權益變動報告書中披露對收購人的相關調查情況,違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和《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相關規定。
2018年4月,上交所對億晶光電及其實控人等予以公開譴責,公司實際控制人荀建華及勤誠達投資作為股權轉讓雙方,長期隱瞞有關控制權轉移事實,對公司虛假信息披露負有直接責任;并且,雙方在權益變動報告書中披露的股份增減持計劃不準確,受讓方勤誠達投資也未在擬持有公司股份達到20%時及時披露詳式權益變動報告書,其行為嚴重違反了《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同時,荀建華作為公司時任董事長,還是公司負責人及信息披露第一責任人,對公司未及時披露重大仲裁事項也負有責任,其行為還違反了《股票上市規則》等相關規定及其在《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聲明和承諾書》中做出的承諾。
2018年5月,億晶光電公告表示,公司及相關當事人收到寧波監管局《行政處罰決定書》的公告,其中,對荀建華給予警告,并處以30萬元罰款。2016年6月22日至2017年1月25日期間,億晶光電發生三起仲裁事項,累計金額超過億晶光電2015年經審計凈資產的10%,其中第三起仲裁事項單筆金額超過億晶光電2015年經審計凈資產的10%,但億晶光電未按規定及時披露。對億晶光電的上述違法行為,荀建華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
需要提及的是,對于荀建華以上違法違規行為,華耀光電在其招股書中卻并未提及。
2022年資產負債率遠高同行
根據招股書,2020年末至2022年末,公司資產負債率(合并)分別為91.55%、56.24%、69%。數據顯示,除雙良節能和美科股份外,華耀光電2022年的負債率高于同行業可比公司,且高于其平均值56.97%。
公司方面表示,主要是隨著公司新生產線的建設,公司應付工程設備款等應付賬款、應付票據增加較多,同時公司獲得銀行方面的短期借款、長期借款增加較多,期末整體負債規模大幅增加。隨著公司產能逐年增加,營業收入及利潤總額大幅增長,公司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呈現明顯上升趨勢。隨著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公司利息保障倍數上升,公司利息支付能力較強。總體來看,公司具有較強的償債能力。
不過,記者卻留意到,截至2022年年底,華耀光電的貨幣資金3.94億元,應付賬款16.41億元,應付票據3.69億元,短期借款8009萬元,長期借款2.85億元,資產負債率提升至69%。
劉志耕分析表示,該公司的資金狀況不富裕,經營面臨很大的資金壓力。這或許與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持續三年為負有密切關系。
根據招股書顯示,2020年至2022年,該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1.32億元、-1.46億元和-2.6億元。
在劉志耕看來,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持續三年為負,且每年負數越來越大,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為負意味著公司在經營活動中面臨著現金流量的萎縮,這會對公司今后的融資和業務合作產生影響,公司需要盡快查明原因,有針對性地采取必要的改進或防范措施。
據悉,本次公司計劃募資29.0495億元,其中,10.6495億元用于12GW單晶硅片生產項目(二期)、12.5億元用于年產10GW高效N型(異質結)電池項目(一期)、1.9億元用于技術研發中心項目、4億元用來補充流動資金。
財經評論員張雪峰向《華夏時報》記者介紹道,企業選擇IPO的原因可能是為了獲得更多的資金來擴大業務規模、提高市場份額、增強競爭力等。IPO可以提高企業的知名度和聲譽,增加投資者的信任和認可,還能夠為企業提供更多的融資渠道和更好的退出機會。
爆炸式增長后毛利率下降
記者還注意到,公司存貨賬面價值在逐年增加,2020—2022年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為1.17億元、4.73億元、5.82億元,占流動資產比例分別為18.58%、27.01%、23.04%,整體呈上升趨勢。
公司方面稱,公司整體存貨余額規模較高,并且未來隨著經營規模的持續擴大存貨余額將進一步增加,若公司內外部環境發生重大不利變化,導致公司產品或原材料大幅降價,公司可能存在存貨跌價的風險。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成立于2019年,成立以來業績爆發式增長。2020年—2022年,其營業收入分別為1.47億元、20.87億元、45.63億元,凈利潤分別為323.95萬元、2.01億元、2.87億元。經測算,公司2021年凈利潤同比增幅超60倍,不過,2022年凈利潤同比增長約43%。
根據招股書,華耀光電的主營業務為單晶硅棒、單晶硅片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是一家主要專注于光伏產業鏈中單晶硅棒、單晶硅片生產制造的高新技術企業,截至2022年末,公司已形成了約11GW單晶硅棒、9GW單晶硅片產能。
從硅片銷量來看,2022年發行人硅片銷售量約為5.58GW,若以2022年我國硅片行業產量357GW計算,市場占有率約為1.56%。
公司主要聚焦光伏產業鏈中的硅片環節,主要產品單晶硅片及硅棒產品收入分別為 1.47億元、20.65億元、42.09億元,占同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00%、99.06%、94.13%,為營業收入的主要來源。
張雪峰指出,公司產品結構單一,過度依賴單一產品可能會使公司面臨市場風險和技術風險。如果公司無法及時調整產品結構,開發新產品,可能會影響公司未來的競爭力和盈利能力。因此,公司應該積極探索多元化經營,降低風險。
除此之外,2020年至2022年,公司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14.94%、15.63%、13.90%。招股書透露,報告期各期公司綜合毛利率下降1個百分點,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將導致報告期各期公司銷售毛利分別下降147.29萬元、2086.92萬元、4563.47萬元。從數據中可以看出,2022年公司毛利率出現明顯下降。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