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9 14:56 | 來源:中國網財經 | 作者:俠名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據了解,中科海訊主營國家特種電子信息行業聲納裝備領域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板塊主要包括信號處理平臺、聲納系統、水聲大數據與仿真系統、其他四類。...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中科海訊(19.250,0.60,3.22%)四類主要產品營收僅微增或大幅下滑,疊加營業成本同比增長超30%,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24.76%。最終,高達5146.86萬元的信用減值損失給出“致命一擊”,公司實現歸母凈虧損。二級市場方面,截至8月28日收盤,公司股價收于18.65元/股,下跌10.85%。
此外,資料顯示,中科海訊于2019年12月上市,上市前后其業績表現,尤其是凈利潤水平大相徑庭。2016年至2019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分別約為-296.94萬元、7984.64萬元、8580.64萬元、8181.43萬元。2020年至2022年,公司歸母凈利潤水平則分別約為2120.94萬元、1144.73萬元、1267.46萬元。
上半年營收凈利雙降
據了解,中科海訊主營國家特種電子信息行業聲納裝備領域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板塊主要包括信號處理平臺、聲納系統、水聲大數據與仿真系統、其他四類。
上半年,上述四類業務中,除信號處理平臺營收同比微增6.41%外,其余三類業務營收分別同比下降95.94%、48.84%、74.36%,從而四類業務期內分別實現營收約7573.05萬元、39.64萬元、456.07萬元、87.12萬元。
雖然占比最大的信號處理平臺業務營收實現微增,但其營業成本同比增長79.89%,該業務毛利率同比下降29.62%。中科海訊整體毛利率亦受此所累,同比下降24.76%,實現50.32%。
然而,對于中科海訊上半年實現歸母凈虧損這一結果而言,除毛利率、期間費用率等主營業務相關變動外,更為重要的因素為公司約5146.86萬元的信用減值損失,其占利潤總額比例約119.07%。半年報顯示,高額信用減值損失主要系計提應收賬款壞賬準備所致。
據公司半年報,截至2023年6月30日,中科海訊的應收賬款賬面余額約為6.89億元,已超其2020年至2022年近三年營收之和。資產負債表中,公司應收賬款約為5.12億元,占總資產比例約為44.27%。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中科海訊應收賬款賬齡相對較長。合計約6.89億元的應收賬款余額,賬齡在1年以內的僅約1.87億元,1-3年的約2.64億元,3年以上的約2.38億元。
或受經營情況、應收賬款回款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中科海訊上半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約為-9098.35萬元,超出其當期營收8155.88萬元。上半年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則約為-1.69億元。
上市后業績“大變臉”
中科海訊于2019年12月創業板上市。上市前,公司業績表現出了相對良好的成長性。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9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收約1.32億元、2.13億元、2.98億元、2.41億元,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約-296.94萬元、7984.64萬元、8580.64萬元、8181.43萬元。
上市后,中科海訊業績,尤其是歸母凈利潤水平即“斷崖式下滑”。2020年至2022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收約1.25億元、2.02億元、2.18億元,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約2120.94萬元、1144.73萬元、1267.46萬元。
2021年2月,中科海訊曾推出股權激勵計劃。在激勵對象完成公司及個人層面的業績考核標準后,可以 27元/股的價格獲授并解鎖激勵股票。
其中,上述股權激勵計劃公司層面的業績考核期為2021年至2023年,考核以經審計的2020年財務數據為基數。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為中科海訊上市后第一個完整會計年度,亦為公司業績“斷崖式下滑”首年,業績相對弱于2019年同期。
但其后兩年,無論是營收還是凈利潤,中科海訊均未完成公司層面的業績考核指標,從而公司分別于2022年5月、2023年4月分別作廢相應歸屬期的限制性股票。
今年上半年,中科海訊曾在互動易向投資者解釋業績下滑的原因。公司稱,自上市后,主要受疫情影響導致營業收入下滑,以及應收賬款增加導致計提信用減值損失增加等多重因素,導致凈利潤較低。
據悉,上市前后,中科海訊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金額確實呈逐年走高之勢,且其上市后規模遠高于上市前。歷年財報顯示,2016年至2022年,公司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金額分別約為1.64億元、2.02億元、2.90億元、3.83億元、4.15億元、4.36億元、5.07億元。
對此,有分析認為,應收項目金額的多寡關乎企業的營運能力及盈利質量。在營收變動不大的背景下,該項目逐年增加或意味著企業資金回款較慢,財務風險會相應增加。一般而言,賬齡越長的應收款回收難度越大。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