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6 09:36 | 來源:證券時報 | 作者:裴利瑞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除了上述中信保誠多策略、金元順安優質精選等基金外,今年以來,許多績優基金都獲得了投資者的熱情申購,基金規模大幅增長,以至于不得不逆市限購。...
在市場震蕩期,一些績優基金卻獲得了投資者的熱情申購,基金規模大幅增長,以至于不得不逆市限購。
近日,中信保誠多策略、金信優質成長等多只今年關注度較高的基金均發布了暫停大額申購或暫停申購的公告。在此之前,金元順安優質精選、國金量化精選、招商量化精選、大成景恒混合等多只績優基金已經陸續“閉門謝客”。
對于績優基金批量限購、閉門謝客的原因,多位行業人士認為主要有兩大因素:一是今年小盤風格較為占優,一些小盤基金、量化基金獲得了較多申購,出于策略容量的原因控制規模;二是四季度已至,績優基金現階段限購或是出于年底保收益、沖排名的考慮。
有績優基金年內規模增長8倍
11月3日,金信優質成長公告,為保護基金份額持有人利益,保持基金的平穩運行,暫停該基金的日常申購業務。該基金是一只成立于今年4月12日的次新基金,成立以來的收益率已經達到17.14%。
前一天的11月2日,中信保誠基金公告,為維護基金的穩定運作,中信保誠多策略靈活配置混合A將自11月2日起開啟限購,即該基金A類份額暫停100萬元以上(不含100萬元)大額申購、大額轉換轉入及大額定期定額投資業務。在此之前,該基金C類份額的大額申購、大額轉換轉入及大額定期定額投資金額限制已于5月24日公告調整至100萬元。
從定期報告持倉來看,中信保誠多策略是一只今年大熱的小盤風格基金,截至11月3日的年內收益率為15.14%,近一年收益率為23.62%。截至三季度末,該基金的最新規模為7.96億元,相比年初的0.89億元增長了近8倍。
值得注意的是,投資者常常把中信保誠多策略和金元順安元啟類比,這主要是因為金元順安元啟的基金經理繆瑋彬和中信保誠多策略的基金經理江峰都是基于小盤股的“人肉量化”,雖然以基金經理的主觀判斷代替量化程序或AI,但思路上比較接近量化,風格類似。
與此同時,這一風格對策略容量和基金規模限制較大。2022年,金元順安元啟多次下調限購金額,直至2022年8月15日暫停申購。隨后,中信保誠多策略、金元順安優質精選等產品被視為金元順安元啟的“替代基金”,受到資金關注。
10月10日,類似風格的金元順安優質精選也公告限購,單日單個基金賬戶累計申購(含轉換轉入、定期定額投資)的金額不超過10萬元。截至11月3日,該基金年內收益率為24.61%,截至三季度末的規模為17.52億元,相比年初的0.69億元增長了約17億元。
據了解,中信保誠多策略此次限購,也主要是考慮到投資策略容量,以及基金規模變化速度和客戶集中度等因素。中信保誠多策略的投資目標是產品組合能給客戶帶來比較好的投資體驗,保持凈值相對穩定,盡可能降低投資組合的波動,因此,相比短期的規模快速提升,基金公司更加看重投資者的持有體驗。
20余只產品“閉門謝客”
除了上述中信保誠多策略、金元順安優質精選等基金外,今年以來,許多績優基金都獲得了投資者的熱情申購,基金規模大幅增長,以至于不得不逆市限購。
例如,今年的熱門基金國金量化精選、國金量化多因子雙雙在8月23日宣布限購,單個基金賬戶單日單筆申購及單日累計申購金額均不得超過1萬元。截至11月3日,兩只基金年內收益率分別為11.15%、11.45%,在業績帶動下,基金經理馬芳的管理規模在今年大幅增長,從年初的33.97億元增長至三季度末的299.58億元,增長了近8倍。
對于限購原因,馬芳曾表示,國金公募量化管理規模趨近于內部設置的觀測閾值,公司會在觀測值附近以相對穩定的規模為前提觀察策略表現情況,這也是本次提出限購的主要出發點。
9月4日,蘇秉毅管理的大成景恒混合基金也公告限購,單日單個賬戶申購(含定期定額申購)及轉換轉入金額累計(不含該賬戶存量份額市值)不超過100萬元(含本數)。截至11月3日,該基金年內收益率為17.32%,基金規模從年初的2.07億元增長至31.36億元。
更早一些,7月20日,招商量化精選一度將大額申購的限額下降到2萬元,雖然后續在9月22日放寬至5萬元,但仍處于限購狀態。截至11月3日,該基金年內收益率為8.47%,三季度末規模34.01億元,相比年初的11.19億元增長了超20億元。
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11月3日,下半年以來,全市場有269只基金暫停大額申購,而在今年業績排名前100的績優權益基金中,有22只基金都處于暫停申購或暫停大額申購的狀態。
年末限購保收益沖排名
對于績優基金批量限購、控制規模的原因,多位行業人士認為,除了一些小盤基金、量化基金是基于策略容量控制規模外,年底“保收益”也是現階段基金限購的主要原因。
一方面,今年小盤風格如火如荼,許多小盤風格基金都獲得了大量資金申購,但專注于小盤標的精選的投資策略往往也會面臨策略容量的問題。有小盤風格基金經理曾向記者表示,自己比較舒服的規模上限是10億元左右,超過10億可能會導致超額收益下滑,“小市值量化策略本質賺的是交易的錢,小市值、小成交量的個股,如果太多資金進來,交易成本會提升很多,侵蝕投資收益”。
另一方面,年底限購保收益也是行業各家基金公司的通常做法,市場上很多明星基金經理旗下產品都在實施限購。2023年進入尾聲,在年底排名即將出臺之際,基金規模的劇烈變化,會導致基金組合倉位和結構發生變化,并影響最終考核排名。
有基金市場部人士透露,績優基金限購或出于年底保收益、沖排名的考慮。如果在年底考核關鍵節點,基金規模大漲大跌,一是可能會攤薄收益,二是基金經理為應對流動性變化,基金持股倉位和結構可能會面臨調整,打亂產品的投資部署,就無法保持基金凈值的穩定,這對排名靠前的產品影響較大。
除了排名靠前基金“保排名”的意圖外,也有基金評價人士認為,部分中小基金公司產品限購,可能是為了打造小公司的明星產品,通過產品業績的品牌效應,提升公司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這類產品也不著急做大規模,更看重業績的示范效應”。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