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1 15:23 | 來源:環球網 | 作者:俠名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在獲批增資的險企中,陽光人壽以超過27億元的增資額暫居首位,中信保誠人壽則以25億元的增資額緊隨其后。此外,橫琴人壽和長江財險等險企也在積極籌備增資計劃,以應對償付...
隨著保險行業的不斷發展,償付能力成為各家險企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今年以來,險企增資動作頻頻,但發債卻陷入停滯,引發了市場對險企償付能力的廣泛關注。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截至3月10日,已有6家險企合計獲批增資67.8億元。然而,與險企增資的熱潮相比,發債市場卻顯得異常冷清,年內暫無險企獲批發債或實際發債。
在獲批增資的險企中,陽光人壽以超過27億元的增資額暫居首位,中信保誠人壽則以25億元的增資額緊隨其后。此外,橫琴人壽和長江財險等險企也在積極籌備增資計劃,以應對償付能力壓力。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中小險企資本補充渠道有限,股東支持能力不足,投資收益率不高,因此在增資、發債方面的壓力較大,需求較為強烈。這也正是當前險企增資潮涌的主要原因。
然而,與險企增資的積極態度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發債市場卻遭遇冷遇。盡管去年保險機構發債規模大增,但今年以來卻暫無險企成功發債。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這可能與險企去年頻繁發債導致的市場飽和、投資者謹慎態度以及當前融資環境等多種因素有關。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有兩家險企因不行使此前發行的資本補充債的贖回權而受到行業關注。這兩家險企選擇不贖回總計達38億元的資本補充債券,雖然暫時緩解了流動性壓力,但需要以較高的利率繼續承擔債券的本息償付責任,同時可能對市場信譽和再融資能力造成一定影響。
業內專家表示,險企選擇不贖回資本補充債的原因復雜多樣,可能涉及資金壓力、財務結構調整等多方面因素。然而,這種選擇也可能對險企的市場信譽和再融資能力產生一定影響。因此,對于中小險企而言,如何多維度提升償付能力充足率成為擺在他們面前的重要課題。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