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1 10:00 | 來源:覽富財經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在剛剛結束的7月,A股14家上市公司宣布退市。繼新“國九條”出臺后,中國證監會不斷加強對上市公司質量的監管,進一步明確退市標準和程序,推動退市制度的常態化和市場化。...
在剛剛結束的7月,A股14家上市公司宣布退市。
繼新“國九條”出臺后,中國證監會不斷加強對上市公司質量的監管,進一步明確退市標準和程序,推動退市制度的常態化和市場化。退市制度改革的深化,旨在淘汰缺乏市場競爭力和投資價值的公司,提升整個市場的質量和效率。
由此,A股優勝劣汰加速,面值、市值退市警示不斷拉響,7月的退市潮亦是退市制度改革成效的體現。
7月A股14家上市公司退市
根據同花順數據顯示,今年7月有14只股票被摘牌,其中7只股票因為面值退市,6只股票因為其他不符合掛牌的情形,1只股票因為暫停上市后未披露定期報告而退市。
具體來看,7只面值退股票為凱馬B、*ST保力、*ST高升、ST億利、*ST易連、ST中南、ST陽光,均因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于1元而被終止上市;6只股票被判財務類退市,分別為左江退、三盛退、太安退、退市碳元、退市園城、退市同達;因為暫停上市后未披露定期報告而退市的股票為越博退。
就行業來看,今年7月被摘牌股票并無所屬占比較大行業,這一點與去年同期的退市有一定區別。
對比去年同期來看,2023年7月摘牌股票共21只,比今年多7只,也是2023年摘牌量最多的一個月。去年7月退市公司行業集中于房地產與計算機行業,分別占比19%、24%。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wind數據,2024年以來,共有30只股票被摘牌,6月和7月的摘牌數量占比最多,為70%。
多個非ST公司觸發退市條件
除了已經摘牌確定退市的公司之外,還有一部分公司已經基本鎖定面值退,但還暫未公告宣布。根據我國面值退規則,股票面值通常為每股1元,如一個公司的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的每日收盤價均低于其面值,那么就會觸發面值退市條件,被交易所強制退市。
根據同花順數據顯示,目前有包括ST富通、海印股份、中銀絨業、*ST洪濤、廣匯汽車、ST新綸等在內的19家公司面臨面值退。
其中,ST股票有15只,分別為ST富通、*ST華鐵、ST聯絡、*ST超華、*ST洪濤、ST新綸、ST長康、ST鼎龍、ST愛康、*ST美吉、ST航高、*ST巴安、*ST美尚、*ST天成、ST迪馬。
此外,也有越來越多的非ST類公司股票低于1元。
海印股份自2024年6月25日起,股價低于1元,至7月17日,該公司股票收盤價為每股0.86元,已連續17個交易日低于1元。就在該公司面臨退市危局之時,宣告籌劃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事項,股票自7月18日開市時起開始停牌。
2024年5月24日至6月21日期間,由于連續20個交易日的收盤價低于一元,觸及交易類強制退市情形,中銀絨業被交易所下達了擬終止股票上市交易的通知。6月24日,中銀絨業正式停牌,被深交所終止上市交易。
鵬都農牧股票在6月4日至7月2日期間,連續20個交易日的收盤價均低于1元,觸及深交所股票終止上市情形。深交所擬決定終止鵬都農牧股票上市交易。7月3日開市起,鵬都農牧股票已停牌。
7月17日,廣匯汽車開盤一字跌停,跌幅10.34%,報收0.78元,股價已連續20個交易日低于1元。據上交所上市規則,該股已觸及終止上市條件。7月18日,宣布停牌。
市值與股價均踩“紅線”
值得注意的是,有部分公司連續20個交易日股票收盤市值均低于5億元,有觸發市值退風險。
根據市值退規則,交易所通常會設定最低市值要求,如果一個公司的市值長期低于這一要求,就可能會被退市。
據新“國九條”強調,要完善市值標準等交易類退市指標。根據要求,上交所將適當提高主板A股(含A+B股)上市公司的市值退市指標至5億元。科創板公司市值標準不變,仍然為3億元。自新上市規則發布實施之日起6個月后開始試用,即為今年的10月30日。
根據同花順數據顯示,目前面臨市值退風險的公司有20家,其中ST公司有11家。其中,近20個交易日平均總市值在4億元以下公司有7家,分別為*ST深天、*ST超華、*ST美吉、*ST美尚、*ST美訊、恒合股份與春光藥裝,市值最末位是*ST美尚,市值僅剩0.8766億元。
此外,根據股票面值通常為每股1元規則,“每股低于1.5元”是觸發退市風險的重要信號。數據顯示,股價在1.5元至1元之間的股票有23只,且全部為ST公司。上述公司如果股價進一步下跌,極有可能觸發“面值退”條件而退市。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