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銀行理財子公司開業倒計時
基于理財資金體量大、股票投研相對偏弱的特點,其切入權益市場或以大類資產配置為主,側重被動投資。在理財子公司投研能力實現質的飛躍之前,與其他資管機構合作是首選。
民營銀行時隔兩年再擴容 上市公司力挺
自2014年以來,民營銀行作為完善現代金融機構體系的新事物相繼設立,各家誕生之初便因股東背景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發展路徑,且“頭部效應”顯著。
美團點評一季度實現營收191.7億元 虧損收窄
2019年一季度,美團總交易金額增長27.9%達1384億元,整體變現率由2018年同期的10.4%上升至13.9%。
武侯高新擬大比例縮股
縮股無非是為提高每股凈資產和每股收益指標,一般來說,縮股有助于抬升股價。南山投資創始人周運南表示,縮股會推高二級市場交易價格,但影響二級市場的活躍度。
扎堆轉道科創板 新三板藥企有多牛?
2017年、2018年上半年新三板醫藥制造企業持續保持高研發,強度分別為5.62%、5.49%,較市場整體水平高約2.5個百分點。
29家新三板公司初試回購 股價飆漲提信心
截至5月21日,今年以來已有29家新三板掛牌公司披露回購方案,回購總金額上限超過8億元,部分公司回購需求得到滿足。
新三板公司要上科創板 這些問題躲不了
全國股轉公司曾向金達萊2017年年報下發問詢函,其中就包括要求其結合同行業及可比公司數據,說明公司成套設備銷售和整體解決方案收入毛利率上升的合理性。
新三板公司年報問詢聚焦三大問題
全國股轉公司要求公司說明,客戶應收賬款所對應的收入確認是否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銷售退回的合理性,以及設備退回對應的相關會計處理;目前其他項目中是否存在上述設備退回的類似情況。
股債融資雙管齊下 券商進擊重資產業務
券商密集融資的背后,是他們在通道業務規模縮減下布局重資產業務的現狀。未來券商行業龍頭效應會越發凸顯,凈資本為王的時代,資本金充足已成為比拼實力的一個重要手段。
中小券商猛攻重資產業務
今年以來,中原證券、第一創業兩家中小券商發布了定增預案,擬募資金額上限分別為55億元和60億元。從資金的使用計劃來看,兩家券商都將“重資產”業務作為重點——70%以上的擬募集資金將會被用于資本中介業務和自營業務。
場外期權業務馬太效應明顯
2019年3月,證券公司發行收益憑證合計3,442只,發行規模1,103.54億元。其中,通過報價系統發行收益憑證773只,發行規模為685.05億元;通過柜臺市場發行收益憑證2,669只,發行規模為418.49億元。
中小券商如何備戰科創板? 西部證券聚焦局部謀突圍
西部證券暫時還沒有科創板申報項目,但是公司此前率先出資10億元成立另類投資子公司,明確是為科創板跟投而設立的。“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跟投上先行一步,其投行的業務邏輯也在重構。
養老金委托投資資金僅占結余13%
養老金入市增加了養老金投資運用渠道,更有利于養老金在保值的基礎上實現增值。根據養老保險基金最新披露投資收益數據來看,2018年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收益率為5.23%。
蘇北花卉中標1.48億環境綜合提升項目
公司是一家具有花卉苗木繁育種植、園林景觀設計、園林綠化工程施工和園林養護完整產業鏈的企業。
卓易科技向子公司增資5080萬元
本次增資,是為了最美天氣(上海)支付股權轉讓款及補充其后續經營所需資金,增強其競爭優勢,從而保障其持續經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