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03 03:40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券商]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人社部政策研究司副司長盧愛紅日前表示,下一步將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出臺實施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總體方案。出臺實施企業年金辦
人社部政策研究司副司長盧愛紅日前表示,下一步將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出臺實施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總體方案。出臺實施企業年金辦法。業內人士認為,年金制度走過了從無到有的階段,下一步要從有到廣,真正建立“多層次混合型”的養老保障體系。
目前年金的投資范圍存在局限性,應加快推動年金全球化配置,提高股票市場的配置比例。
提升參與率
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李培林表示,我國制度養老負擔重,財務平衡壓力大。人們對老年生活水平的需求將繼續提高,基本養老保險“獨撐”的局面需要突破,年金制度是重要補充。今年我國將繼續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國家要補社會保障這一短板,社會保障要補第二、三支柱的短板。年金制度走過了從無到有的階段,下一步要從有到廣,將更多的人納入,真正建立“多層次混合型”的養老保障體系。
中國社會保險學會會長、人社部原副部長胡曉義表示,2015年企業年金參與人數2316萬,比2005年增長近15倍;近4年有245萬人領取企業年金,人均月領額從980元增至1850元;職業年金已有37.8億元的收入并開始有微量支出。但企業年金的覆蓋范圍總體仍較小,基金規模只相當于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結存量的27%。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表示,當前企業年金存在的主要矛盾是參與率太低,這是建立“多層次混合型”養老保障體系的最大障礙。下一步改革措施應圍繞這一問題集思廣益。
李培林表示,目前我國企業年金參與人數2320萬,職業年金覆蓋約4000萬,合計不到全國就業人口的8.2%,覆蓋范圍太窄;企業年金積累基金1萬億元,職業年金剛剛起步,第二支柱的資產總額不到GDP的1.5%,而這一比例在經濟與合作發展組織(OECD)國家中平均為84%,在非OECD國家中平均為36%。總體看來,我國年金資產規模太小,亟須深化改革。
拓寬投資范圍
上海社會保障問題研究中心主任汪泓建議,加強企業年金運營政策制定,建立專業基金會負責企業年金的運營,提升受托管理能力,針對個人賬戶管理模式和需求開發更多個性化的產品與服務。同時,提高企業年金基金投資收益水平,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拓寬投資方向。
根據人社部統計數據,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全國企業年金積累基金達10666.31億元,實際運作資產金額10390.75億元;當季度加權平均收益率為1.80%,2016年前三季度加權平均收益率為2.63%。
長江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葉蓬表示,國內年金投資范圍存在局限性:投資范圍和品種有限,委托人的投資收益目標和風險偏好差別大,委托投資期限短。建議年金投資監管模式從嚴格數量限制規則向審慎人規則轉變,加快推動全球化配置,增強投資管理人在資產發現、交易持有、資產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引導受益人的長期投資意識,放開投資者選擇權。
華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童威表示,資產配置是年金投資運營中最核心的環節,對年金的長期投資收益具有決定性的影響。目前來看,海外年金資產配置的總體趨勢是從債券向股票轉移、從傳統資產類別向非傳統資產類別轉移、從國內市場向海外市場轉移。建議年金提高股票市場的配置比例,相應降低債券配置比例,維持另類資產的配置比例上限,繼續探索海外資產配置。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