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個股股價的“閃崩潮”并未退散,反而將“戰火”延伸到了次新股的“領地”上。除了 復星醫藥 和 萬達電影 以外, 泰嘉股份 、 英聯股份 、 世名科技 、 愛司凱 等股票盤中均出現了股價閃崩的情況,對市場人氣構成較大挫傷。其實自4月以來“閃崩股”就備受市場關注,從 中國平安 、 興業銀行 ,再到 漫步者 、 印紀傳媒 、 神開股份 等,但隨后走勢出現明顯分化。有市場人士表示,股價閃崩可能由多種因素共同造成,如機構去杠桿、監管趨嚴使得游資出逃、杠桿資金止損等,而當前存量博弈的格局也是造成閃崩股頻繁出現的間接原因。
閃崩股頻現
“技術分析、基本面分析忙活了大半天,但萬萬沒想到撞到‘閃崩股’。”股民老陳懊惱不已,熱衷炒次新股的他最近接連“折在”兩只股票上。他對記者感嘆道:真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啊。
股諺云“五窮六絕七翻身”,對于A股來說,似乎今年六月并未“絕”,還有點暖意濃濃的氣氛。數據顯示,6月以來上證綜指累積上漲1.31%, 深證成指 和 創業板 指6月的漲幅更是分別達到了5.09%和2.48%。不僅如此,6月上漲的股票共有2016只,在全部3271只股票中占比高達62.67%。
但這一切背后卻伴隨著頻繁出現的“閃崩股”,似乎在挑戰六月A股的“暖意”。最受矚目的莫過于6月22日被傳言“誤傷”的 復星醫藥 和萬達電影,二者均于午后出現了快速跳水走勢而分別刷新了階段的單日跌幅新高,其中復星醫藥跌逾8%,創2016年2月來最大跌幅,萬達電影跌幅更是在9%以上,刷新了2016年1月以來的跌幅新高。
此外,還有泰嘉股份、英聯股份、 哈森股份 、世名科技、愛司凱本月盤中出現了股價閃崩并快速跌停的走勢,而對應6月以來跌幅分別達39.44%、25.01%、31.29%、17.27%、-14.70%。另外,還有6月2日閃崩后立即停牌的 星期六 、6月22日閃崩的 粵泰股份 。
從K線圖上看,這些股價出現閃崩的股票基本都創下了階段新高之后出現了閃崩,因而不少股票都出現長上影線的圖形。而且6月出現閃崩的股票之中,除了復星醫藥和萬達電影以外,其余股票均為小盤股,自由流通市值在10億元到67億元之間。其中不少股票今年以來均出現較大幅度的上漲,除了世名科技和愛司凱年初至5月底出現小幅下跌以外,泰嘉股份和英聯股份則分別上漲了488.21%和325.83%。
除此以外,次新股也是閃崩股的重要標簽,例如泰嘉股份于今年1月20日上市,英聯股份則是于2月7日上市,另有哈森股份、世名科技、愛司凱也是去年下半年上市的次新股。
大盤股更吃香
不過閃崩過后,有的股票從此一蹶不振,另一部分股票卻能夠“奮起反擊”,分化特征十分突出。
具體來看,泰嘉股份6月6日觸及54.01元的歷史新高后,股價遭遇閃崩,隨后又連續跳空低開并收3個跌停板,之后股價繼續不斷回落,直至上周觸及30.14元的4個多月新低才企穩;英聯股份也是在6月16日摸高60.00元的歷史新高后遭遇閃崩,之后收出三個一字跌停板,周四“地天板”后強勢回升。走勢十分類似的哈森股份則沒有那么好運,6月20日摸高44.2元并出現閃崩后,股價連續兩天沖高回落收出跌停板,周五繼續大幅下挫,繼續刷新近4個月新低。而新晉加入的世名科技、粵泰股份和愛司凱仍在尋底過程當中。
相比之下,復星醫藥和萬達電影在6月22日閃崩之后,次日均強勢回升,漲幅均超過了3%。
這一幕讓不少投資者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確實,今年4月以來,閃崩股這一概念便憑借盤中猛烈的跳水走勢成為廣大投資者尤其是杠桿資金的噩夢。從4月12日的 中國平安 和興業 銀行 ,再到隨后的漫步者、印紀傳媒、神開股份、 邦訊技術 、 南威軟件 、 鞍重股份 、 維格娜絲 、永樂股份等,再到5月的 金橋信息 、 多喜愛 等。
這些股票當中,除了中國平安和興業銀行僅短暫震蕩整理,便搭乘“漂亮50”的風潮而股價不斷走高,并于近期刷新階段新高以外,大部分股票都因此備受打擊而“一蹶不振”。其中,金橋信息隨后進入窄幅整理,多喜愛則在9日連跌后出現小幅反彈,印紀傳媒隨后停牌,而其余股票則進入了量能極度萎縮、股價窄幅波動的低迷當中。
從這些股票特征來看,無論是中國平安和興業銀行,還是能快速反彈的復星醫藥和萬達電影,能夠“起死回生”的基本都來自于交投活躍度較高、流通盤較大的股票,而廣大出現閃崩的小盤股往往在高位回落后由于活躍度和流通盤限制需要較長時間的修復。
因此,也有投資者開玩笑表示,近期買股已然成了“掃雷大作戰”。畢竟閃崩無論從技術圖形還是人氣上都構成致命打擊,股價的突然跌停將大量資金“悶”在里面,等解套幾乎是遙遙無期。
多因素造閃崩股
除了股性活躍度的問題以外,當前市場本身缺乏增量資金,內部存量資金博弈以及市場風格偏好問題導致的 中小盤 股流動性和偏好度較低也是造成股價閃崩的重要因素。
“其實市場活躍的時候,一般不會有閃崩出現,因為游資總能找到韭菜接盤,如今在存量資金博弈背景下,要么是老韭菜,要么都是游資,只能相互割來割去。”某資深投資者指出。
也有市場人士認為:“之所以有不少股票會無緣無故出現閃崩,很大原因也是來自于機構和游資對于當前脆弱的行情見好就收的結果。”
除此以外,市場人士表示,除了缺乏流動性以外,造成股價閃崩還有多種可能的因素。例如金融業“去杠桿”背景下,監管日趨嚴厲, 券商基金 等機構持續“去通道”、“去嵌套”等;杠桿資金止損平倉,包括股權質押、資管計劃的強制平倉。此外,還有對于投機行為的打擊,導致不少控盤資金撤離、部分股東利用在減持新規下利用額度盡快減持等。而當前市場內存量資金的風險偏好并不高,一有風吹草動很容易演變成為羊群效應下集體賣出的行為。
在“避雷”上,由于閃崩股往往具有流通市值較低、股性相對不活躍、控盤程度較高、機構持股較低、處于階段高位或短期漲幅較大等特點,分析人士建議投資者回避以上特征較強的股票。
長江證券 :一方面,龍頭整體仍然有持續的配置價值。推薦以價值型行業的龍頭作為基礎的配置底倉,包括金融、消費電子、零售。另一方面,建議考慮提前布局一些目前具有待修正的預期的板塊:一是重點關注產能持續去化、盈利持續性有望超預期的有色、化工和造紙行業;二是出口鏈,預計下半年出口鏈持續回暖,重點關注受益于歐美經濟復蘇的機電類、機械類行業。主題方面,關注軍工、 人工智能 和 國企改革 主題。
興業證券 :建議參與全球配置,超配中國核心資產。其中,尋找擁有全球競爭力的制造業龍頭,具備從規模優勢到創新升級的優勢;尋找國內市占率高的消費品牌企業,市占率高具備規模效應,品牌化提升經營效率;此外還有具備硬資產的公司,例如核心機場、高速、鐵路、著名旅游區、傳統醫藥處方等作為“硬資產”同樣是中國的核心資產,稀缺資源存價值重估空間。此外,金融業供給側改革,穩健的龍頭股有望不斷受益,大金融(銀行/ 保險 /券商)的龍頭公司相對收益明顯。
主題投資方面,建議關注電動汽車(特斯拉有望開啟電動汽車國產化進程)、 國企改革 (央企重組持續落地,混改方案出臺時間窗口臨近)以及油氣改革(油氣改革文件出臺)等。
華泰證券 :A股信用收緊是趨勢, 利率水平階段性下行過程已經進入尾聲,貨幣轉向為時尚早, 利率易上難下,極度平坦化的收益率曲線更可能通過長端利率回升來恢復。而新增資金具備低風險偏好和長期投資特性,建議利用政策節奏緩和帶來的反彈去偽存真“以龍為首”,除了一線龍頭股的回調機會,挖掘細分領域市場關注度較低的龍頭股。行業配置低流動性敏感度、低杠桿、低估值、高現金的電子、商貿、稀有金屬組合,以及保險、銀行板塊龍頭。主題投資方面繼續推薦雄安主題。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