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20 10:27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新浪財經訊11月17日消息,央行等五部發布資管新規征求意見稿,預示著資管行業野蠻生長時代即將終結。
市場普遍認為,此次征求意見稿的整體基調并未超出市場預期。此外,新規在剛兌、資金池方面的規定比預期更嚴格,而在產品嵌套、風險集中度等問題上較預期略有放松。
新規勢將重塑資管行業,公募競爭環境改善,私募發展則有待進一步明確。
監管分工發生了什么變化?
征求意見稿在最后指出:
人民銀行負責對資產管理業務實施宏觀審慎管理,會同金融監督管理部門制定資產管理業務的標準規制。金融監督管理部門實施資產管理業務的市場準入和日常監管,加強投資者保護,依照本意見會同人民銀行制定出臺各自監管領域的實施細則。
本意見正式實施后,人民銀行會同金融監督管理部門建立工作機制,持續監測資產管理業務的發展和風險狀況,定期評估標準規制的有效性和市場影響,及時修訂完善,推動資產管理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明確央行負責宏觀審慎管理、金融監督管理部門實施市場準入和日常監管——新規的出臺或將意味著監管協調時代的正式到來。
此外,不久前正式召開第一次會議的金穩會,在此次指導意見中卻“隱身”不見。然而,市場還是發現了一些蛛絲馬跡。
與2月份的內審稿相比,征求意見稿刪去了以下兩條:
金融監管部門為風險處置第一責任人,跨市場重大風險隱患由金融監管協調部級聯席會統籌協調。
央行可向金融監管部門問責,向國務院提出改進建議。
新規將如何重塑資管行業格局?
隨著后續新規落地、細則進一步出臺,資管行業野蠻生長時代將趨于終結,進一步回歸行業本源。
公募受益顯著
中金固收:公募基金等贏得更公平甚至更具優勢的發展環境。公募基金等面臨的不公平競爭問題將得到改善。
海通債券:公募基金監管已較嚴而受新規影響較小,且不受多層嵌套限制,加之主動管理能力較強,新規后受益最為明顯。
銀行受影響最大
打破剛兌將顯著限制銀行理財規模的增長,銀行在資管業優勢將不斷削減。
海通債券:凈值型理財產品對公眾吸引力趨降,理財規模高增時代或將落幕。禁止多層嵌套和穿透式管理或致委外收益率下降,且由成本法改為凈值型,銀行主動管理意愿上升,銀行理財委外規模趨降,但投顧需求仍存,主動管理能力(而非監管紅利)成為核心競爭力。
而相對于四大行,中小銀行或將受到更大沖擊。
聯訊證券稱,尤其是很多中小銀行,其投資團隊、研究實力、交易等各個方面處于下風,這對它們來說將是極大的沖擊
此外,銀行資管子公司將有望成為行業新風口。某媒體援引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銀行研究中心主任曾剛稱:
未來銀行資管子公司可能成為獲批的方向,但金融監管部門可能還會另出規定對成立資管子公司的銀行資質或評級進行要求。
私募行業監管有待進一步明確
后續哪些政策可能落地?
此次出臺的征求意見稿明確了資管行業的一般原則,未來各領域的監管細則將進一步出臺。
不少機構指出,下一步應重點關注銀監會的理財新規。
對標準化資產的認定、商業銀行信貸資產受(收)益權的投資限制、流動性風險管理規定、按照公允價值原則確定凈值的具體規則、企業購買資管產品的資產負債率警戒線、資產管理產品統計制度、臺各自監管領域的實施細則等等。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