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基金對基金公司評價體系的影響正在進一步弱化。從明年開始,將取消對貨幣市場基金規模評價和基金管理人貨幣基金資產的規模披露。事實上,自今年4季度起,一度火熱的貨基發行浪潮就戛然而止,從9月份開始,市場上就再也沒有新的貨幣基金成立。
業內人士向藍鯨財經表示,其實基金業協會從2016年就開始有非貨基規模的公募排名,行業也一直在強化主動管理能力,剔除貨幣進行規模排名是件好事。
貨幣基金發行潮退
2017年是貨幣基金瘋狂發展的一年,藍鯨財經根據中國證券基金業協會(以下簡稱:中基協)的數據統計發現,我國的貨幣基金規模已經從今年1月份的3.61萬億元,增長到了10月末的6.68億元,10個月的時間內規模增長了85%。
從數量上看,今年以來我國成立的貨基數量達到155只,前9個月共有151只成立,而在去年同期,這一數值為74只,大約翻了一倍。然而步入4季度,一度火熱的貨基發行浪潮戛然而止。Wind數據統計,自9月份開始,市場上就再也沒有新的貨幣基金成立,僅有少量貨基的C類份額成立。
事實上,貨幣基金一度是基金公司年末沖規模的利器。為了在年末的規模排名中博得一個好名次,基金公司往往會在年末大量發行新的貨幣基金。華南某公募基金公司的人士就向藍鯨財經表示:“每到年末,基金公司都會通過發行新的貨幣基金產品,或者把貨幣基金收益做高來增加基金規模,提高公司規模整體排名。這樣一方面是因為對規模有考核指標,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提升行業知名度,便于來年開展業務。”
貨幣基金發行潮退與今年9月份,監管層下發的流動性新規文件有關。9月1日,證監會正式發布《公開募集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流動性風險管理規定》(以下簡稱:《新規》)。《新規》自10月1日起正式實施,在貨幣基金、機構定制基金、基金流動性管理等方面都做出了嚴格的規定。針對貨幣基金流動性的風險管控,《新規》做出了專門的規定。按照新規規定,“貨幣基金的規模不得超過風險準備金的200倍”,如不滿足該規定,需要“自下月起將風險準備金從管理費的10%提到20%,并且不得發起設立新的采用攤余成本法核算的貨基”。
主動管理能力將成為王道
年末貨幣基金發行清冷,主動管理型基金卻受到了大家的追捧。
2017年4季度,包括嘉實、中歐、東證資管旗下的多只主動管理型的基金產品都受到了廣大投資者的追捧。10月24日開賣的中歐恒利三年定期開放基金,開賣當天就賣了70億左右;還有在9月19日,封閉期結束轉為開放式基金的東方紅睿豐基金,開放第一天就遭到了百億資金的涌入,不得不多次限購,控制基金規模;10月30日開始募集的嘉實價值精選,在經過短短3天時間的募集,就宣告成立,募集規模達到66.10億元,有效認購總戶數為6.74萬戶。
分析這些爆款基金可以發現,他們均是由績優的基金經理掌舵,良好的歷史業績背書,加上公司優秀的主動管理實力,才會受到投資者的追捧。
今年以來,金融市場逐步正本清源,在去通道去杠桿的大背景下,分級基金、保本基金、委外基金等產品發展受阻,主動管理型基金逐漸受到基金公司的重視。投資者也逐步意識到,只有擁有優秀的主動管理能力的公司才能真正為自己賺錢,值得長期配置。
公募基金將重新排次
近日,有媒體報道,從明年開始,將取消對貨幣市場基金規模評價和基金管理人貨幣基金資產的規模披露。這一舉措也率先在公募基金第三方評價機構上得到體現。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從2018年開始,涉及貨幣市場基金規模的部分將不再予以公開。
藍鯨財經第一時間采訪中國證券基金業協會,中基協的工作人員向藍鯨財經表示:“這個問題協會的態度一直非常明確,就是管理規模并不是評價投資管理能力的關鍵評價指標。基金評價機構應進一步弱化對公司管理規模的關注,不再公布包含貨幣市場基金規模的排名數據,轉而建立更為科學、全面、合理的基金管理公司評價指標體系,引導投資者及相關方更為理性、客觀的看待規模排名,突出長期投資、價值投資對于財富增長的重要作用。”
華北某公募人士也向藍鯨表示,基金業增強主動管理能力是大勢所趨。“實際上,基金業協會從2016年就開始有非貨基規模的公募排名,行業也一直在強化主動管理能力,剔除貨幣進行規模排名是件好事。”
剔除貨幣基金的規模后,公募基金公司的排名將重新排次。天弘、工銀瑞信、建信等銀行系公募基金公司的排名影響較大,而東證資管、長信、華商等基金公司將上升多個臺階。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