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2 09:51 | 來源:中國證券報 | 作者:俠名 | [房地產]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7月以來,超過20家房地產企業發布海外融資計劃,融資金額超過170億美元,創下歷史單月海外融資新高。
房企抓緊融資
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7月以來,超過20家房地產企業發布海外融資計劃,融資金額超過170億美元,創下歷史單月海外融資新高。
多數房企融資計劃期限較長。7月17日,中國金茂(00817)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公告宣布,擬為公司全資附屬公司方興光耀有限公司所發5億美元2029年到期的優先擔保票據提供無條件及不可撤回的擔保。
同時,不少公司融資成本高企。7月17日早間,佳兆業集團(01638)控股有限公司公告表示,將發行2023年到期的3億美元優先票據,票面利率10.875%。
多家房地產企業取消了融資計劃。以象嶼集團為例,7月19日,據上清所披露,公司2019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據取消發行,發行金額為10億元,期限5年,全部用于補充子公司廈門象嶼物流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流動資金。公告顯示,鑒于近期市場波動較大,象嶼集團決定取消本期中期票據的發行。公司將另行擇機重新發行。
部分公司取消短期融資計劃后,加大了長期融資計劃的額度。以富力地產(02777)為例,公司曾在6月19日公告稱,為了合理降低發行利率,控制融資成本,公司取消發行2019年度第五期超短期融資券,日后擇機發行。7月5日,富力地產公告將發行2024年到期(除非根據票據條款提早贖回)的優先票據,總金額為4.5億美元,利率為8.125%。
7月拿地“濤聲依舊”
在上半年房企融資相對寬松影響下,土地市場持續火熱,多地區土地出讓規模較大。
中原地產數據顯示,7月以來,各地土地市場成交依然活躍,從城市看,賣地超過50億的城市依然多達13個,其中賣地最多的城市南京賣地249.7億元,另外蘇州賣地186億元,上海,昆明,南通,鄭州,長沙等城市賣地金額超過了100億。包括寧波、北京、成都、天津、無錫、紹興等城市賣地也在高位。
從房企拿地情況看,7月份以來,中海地產、中國金茂、華僑城等房企權益拿地總價超過50億元。碧桂園(02007)、綠地控股、新希望地產、廈門國貿、首創置業(02868)、金融街等房企拿地金額均超過30億元,拿地規模居前。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從房企看,做大依然是趨勢,特別是中型房企,拿地依然堅決,二線城市成為熱點,企業依然大量增加布局。“雖然最近包括信托、美元債等收緊預期出現,但實際對市場的影響還沒有出現,執行層面的收緊還沒有出現。這種情況下,房企拿地依然在上半年二季度的慣性下沖高。”
張大偉表示,整體看,房企的資金鏈分化嚴重,大部分企業依然處于降杠桿階段,特別是2016年左右購入大量高價地塊的企業,最近拿地非常少。從資金情況看,如果信托等政策嚴格執行,預計土地市場有出現退燒的可能性。
房企業績分化
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19日,A股38家房企發布2019年半年度業績預告,17家預喜,預喜比例為44.74%。其中,略增5家,扭虧5家,預增7家。19家房企2019年上半年業績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已發布業績預告的上市房企出現較為明顯的分化。
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發現,結轉銷售收入增加、加快項目開發銷售進度、大力推廣預售項目、轉讓股權是上市房企實現業績增長的主要手段。反之,可售房源明顯減少,
部分房企報告期內加快開發銷售。以金融街為例,公司預計2019年前6月共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95億元至10.81億元,同比增長15%至25%。業績變動的主要原因是,報告期內,公司開發銷售業務和工程有序推進,開發銷售業務收入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公司資產管理業務經營效能持續提升,資產管理業務收入實現穩定增長。
部分房企報告期內預售項目增多。以粵宏遠A為例,公司預計2019年前6月共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000萬元至5500萬元,同比扭虧。業績變動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房地產自營項目以及合營企業萬科置地“翡麗山”項目已預售商品房部分產品在2019年上半年度達到收入確認條件而實現了銷售收入的增加,從而使公司房地產業務的利潤有所增長。
部分房企進行了股權轉讓,實現業績和現金流的緩解。以泰禾集團為例,公司2019年上半年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3.77億元-15.73億元,同比增長40.04%-59.97%。業績變動的主要原因是,報告期內公司房地產項目開發規模正常增長,2019年上半年可確認銷售收入高于上年同期致使利潤增長;報告期內部分房地產項目引入合作方,進行股權合作,因股權轉讓確認投資收益高于上年同期。
《電鰻快報》
1.本站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本站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我們編輯修改或補充。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