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3 16:04 | 來源:鳳凰網財經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如今的支付行業,雖然沒有當年“紅包大戰”時的波瀾壯闊,但看似平靜之下實則已是暗流涌動,一個全新的支付大時代或已悄然開啟。......
過去一年的支付行業可謂“熱鬧非凡”。
一方面多家互聯網公司紛紛入局,拼多多、攜程、快手等在2020年紛紛購入支付牌照,這個行業加入了更多新面孔和新的競爭者;另一方面,數字人民幣加速推進也為行業帶來新的變量;同時各個頭部支付機構正在SaaS、跨境等更多維度展開布局。
如今的支付行業,雖然沒有當年“紅包大戰”時的波瀾壯闊,但看似平靜之下實則已是暗流涌動,一個全新的支付大時代或已悄然開啟。
多家互聯網企業入局:賬戶側或再起新戰事
近兩年,互聯網頭部企業購入支付牌照的新聞變得多了起來。2020年1月拼多多收購付費通獲得支付牌照,并于2020年底上線“多多錢包”;去年9月,字節、攜程也分別通過收購獲得支付牌照;11月快手也斬獲1張支付牌照;再就是B站,雖尚未明確獲得支付牌照,但是最近也傳出正在招聘支付相關崗位,完成域名備案的新聞,可見已經在摩拳擦掌。
互聯網頭部企業搶奪支付牌照,一方面是為了構建自己的支付通道,完成閉環布局;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借助支付入口,在自身巨大的C端流量基礎上,為其開展其他金融業務打好基礎。
有業內人士分析,2021年在賬戶側支付戰事可能再起,這場針對C端用戶電子錢包的爭奪戰,參與玩家更多,涉及范圍更廣,而硝煙已經開始彌漫——拼多多已經確定成為2021年春晚獨家紅包互動合作伙伴,這些新入場的互聯網公司將會如何搶奪地盤?賬戶側支付格局將產生怎樣的變化?非常值得期待。
支付機構上市潮:馬太效應加劇
如果說“收購”牌照是賬戶側2020年的關鍵詞,那在商戶收單側就是“上市”。公開資料顯示,目前至少已有銀聯商務、連連支付、收錢吧三家支付機構公布計劃在A股上市的信息。有行業資深分析師認為,當前支付機構或將迎來一波上市潮,尤其對于那些牌照多樣化、經營范圍廣、業務穩定且具備持續利潤增長的支付機構,更受資本市場青睞。
據了解,銀聯商務是目前國內領先的收單機構,連連支付則在跨境支付領域耕耘多年,而收錢吧則是聚合支付的頭部機構。三家支付機構一旦上市成功,將進一步助推企業發展,鞏固自身優勢,也將和拉卡拉一起,構成A股的支付行業板塊,而幾家頭部企業的馬太效應料將更快顯現。
頭部支付機構的強勢還表現在已上市企業的業績上。A股“支付第一股”拉卡拉2020年前三季度,營收41.2億元,同比增長11.65%,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7.35億元,同比增長19.35%,營收及凈利潤雙增長,在2020年特殊的環境下保持了持續逆勢增長態勢。
近期,包括華夏基金、匯添富基金、國壽資產、人保資產、凱曼資本等幾十家主流公募、保險以及海外QFII機構近期紛紛公開調研拉卡拉,由此也可看出資本市場對支付龍頭企業的關注。
與頭部機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小機構的艱難處境。據統計,2020年有4張支付牌照被注銷,已注銷牌照的支付機構由此前的34家增加到了38家。多位業內人士認為,當下第三方支付行業已進入洗牌期,缺少技術能力和場景渠道的支付機構存活空間越發狹窄。
邊界外擴之變:SaaS、跨境與數字人民幣
支付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也驅使拉卡拉這樣的頭部機構向更多領域拓展業務,支付機構的邊界不斷外擴。一方面,在SaaS服務、智能營銷等一系列增值服務領域開疆拓土;另一方面,布局海外市場國際業務,進一步拓寬成長空間。與此同時,數字人民幣進程也在加速推進之中,為這個行業帶來更多變數。
支付機構與SaaS的距離天然很近。頭部支付機構擁有支付入口,積累了大量商戶資源,可以說擁有先發優勢。擁有先發優勢只是起點,更重要的是能夠滿足商戶數字化升級的多樣化需求。經過疫情考驗,絕大多數線下商戶都意識到線上線下一體化經營、數字化轉型的必要性。易觀報告預測,商戶企業服務將在支付機構的收入占比中不斷增大。預計至2024年,商戶企業服務收入將占支付機構總收入的40%以上。
拉卡拉在商戶服務方面的快速成長,正反映了這一發展趨勢。商戶經營業務占拉卡拉營業收入的比重,從2018年的3.54%快速上升到了2019年的9.02%,2020年上半年,商戶經營業務營收則達到3.2億元,同比增長達109.36%。
除了SaaS服務,跨境及海外業務也是支付機構爭奪的另一重點。疫情背景下,全球線上購物需求逆勢增長,全球購物網站亞馬遜2020年第二季度凈銷售額達到889億美元,凈利潤52.43億美元,創下歷史單季最高紀錄。率先從疫情中恢復生產的中國,強化了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2020年前三季度,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已超20萬億元,超過2019年全年。作為跨境貿易基礎設施的支付機構,自然也從中獲得了巨大的成長空間。
易觀咨詢在其報告中指出,我國移動支付的相關技術和商業模式已經非常成熟,已具備進行海外輸出的能力和條件,以拉卡拉為代表的眾多國內支付公司,近年來積極推進跨境支付業務。得益于線上出口跨境電商與線下海外商戶場景的拓展,拉卡拉2020年上半年拉卡拉跨境交易接近百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達40%。
近日,人民銀行會同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國資委、銀保監會、外匯局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優化跨境人民幣政策?支持穩外貿穩外資的通知》,進一步簡化跨境人民幣結算流程。這一文件指出,支持境內銀行與合法轉接清算機構、非銀行支付機構在依法合規的前提下合作為跨境電子商務、市場采購貿易方式、外貿綜合服務等貿易新業態相關市場主體提供跨境人民幣收付服務。這對于正在積極嘗試業務創新的各家支付機構而言,可謂是又一大政策利好。
2020年另一個不可不議的焦點則是數字人民幣。2020年,數字人民幣先后在深圳、蘇州實現試點,并在北京、上海也陸續開啟測試,據悉未來還將在長沙、海南、青島、大連、西安等多地持續展開,數字人民幣進程進一步提速。
有業內人士指出,央行數字人民幣推廣過程中,入場測試的支付機構或將擁有先發優勢,數字人民幣的普及將推動受理終端和環境的智能化升級,并帶來更多場景應用及服務的創新。據公開信息,目前第三方支付公司中,銀聯商務與拉卡拉均與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率先拿到了入場券。
互聯網公司紛紛入局、支付企業爭相上市、SaaS與跨境業務蓬勃發展、數字人民幣提速,支付行業的邊界在不斷擴寬,一個朝氣蓬勃的支付大時代正在到來。這正是復雜、多變、不確定的環境中,那些確定性的存在。
舊有格局正在悄然改變,新的答案也將浮出水面。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