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1 08:28 |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 作者:俠名 | [汽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據了解,福特汽車的車型召回原因與我國市場內其他品牌召回的原因相似,均是高田氣囊存在潛在風險,可能在氣囊充氣的瞬間彈出致命的金屬碎片。...
證據明確表明,這些氣囊裝置會導致重大安全風險。
根據近兩天的新聞報道,福特汽車將召回300萬輛裝載高田氣囊的質量缺陷汽車,而且相關的召回措施并非自愿進行。
從報道內容來看,福特公司早就知道搭載高田氣囊的相關車型存在安全隱患,但由于召回數量巨大,其曾向美國安全監管機構提交請愿書,試圖避免召回相關車輛。拒絕福特公司避免召回請求的同時,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表示:“證據明確表明,這些氣囊裝置會導致重大安全風險。”
據了解,福特汽車的車型召回原因與我國市場內其他品牌召回的原因相似,均是高田氣囊存在潛在風險,可能在氣囊充氣的瞬間彈出致命的金屬碎片。
目前來看,本次召回所涉及的車輛包括2007-2011年款的福特Ranger,2006-2012年款的福特Fusion、林肯Zephyr和林肯MKZ,2006-2011年款的水星Milan,2007-2010年款的福特Edge以及林肯MKX。相關召回措施暫未涉及中國汽車市場。
此前,高田還曾和車企共同探究氣囊失效的原因,并表示召回成本將會由二者共同承擔。但隨著高田的破產,車企進行召回的財務成本,也不得不被車企自己所承擔。對于福特來說,此次召回將會面臨著巨大的財務成本。
部分分析機構認為,福特汽車將為上述300萬輛汽車的召回事項花費6.1億美元成本,此次300萬輛車輛召回,對于財務狀況本來就不佳的福特汽車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氣囊安全事件爆發之前,高田公司曾是全球三大安全氣囊制造商之一。與其合作的車企包括本田、豐田、通用、福特、寶馬等世界知名品牌。彼時,高田公司曾經風光無兩。不過,也正是因此,高田氣囊在對利益追逐的過程中作出了錯誤抉擇。為了降低成本,高田公司在氣體發生器中使用了硝酸銨,該原料在變質受潮后,極易引起充氣發生器爆炸,迸射的碎片將對前排乘客造成安全威脅。因此,“高田氣囊”也被稱為“死亡氣囊”。
據統計,自2008年至2018年7月,高田氣囊已經在全球范圍內造成至少23人死亡、超290人受傷,而僅美國就有200多人受傷。召回涉及19家主要汽車制造商的1億個高田氣囊氣體發生器。
2014年至今,已有多家汽車生產企業和數千萬輛已售汽車被波及其中。根據美國消費者報告的數據,高田氣囊故障問題已導致至少24人死亡和至少300人受傷。另據美國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發布的統計數據,自2016年5月至2019年12月,已經有4140萬輛車因為高田氣囊問題被召回,涉及5600萬個安全氣囊。
不斷的召回和累累訴訟案導致高田公司的成本以及負債金額太大,高田深知就算賣了自己也無法完成日后不斷被召回的天價賠償,因此,不堪重負的高田公司在2017年選擇破產并將主要資產出售給美國供應商KSS。不過,即便是已經申請破產的情況下,高田還在瀕死之際“拉踩”了一下福特,宣布在福特約250萬輛車內安裝的高田安全氣囊存在缺陷。
為此,福特立向相關機構請愿避免在美國召回此250萬輛汽車。盡管在當年,日產同意召回相關缺陷車輛,福特還是提交請愿書,要求“繼續測試和分析福特汽車內的氣體發生器”。然而,3年的請愿之路并沒有換來福特想要的結果,最終還是不得不獨自承擔在2021年召回后巨大的財務成本。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