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推動文物“活起來”

    2021-03-04 11:24 | 來源:經濟參考報 | 作者:周瑋 施雨岑 徐壯 | [文娛]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博物館說》充分發揮博物館在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作用,將網絡短視頻等最具活力的網絡內容表現形式與博物館講解相結合,推動中華文化新媒體傳播,創新文物價值傳...

            從國家博物館的“針灸銅人”,到河北博物館的“長信宮燈”;從吐魯番博物館的《大唐西域記》,到武漢博物館的《江漢攬勝圖》;從延安革命紀念館的“小炕桌與《沁園春·雪》”,到中國科技館的“神舟一號返回艙”……辛丑年春節期間,《博物館說》網絡短視頻亮相“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百余件鎮館之寶、國家珍藏由云端“飛入尋常百姓家”。

            由中央宣傳部文藝局、文化和旅游部藝術司、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主辦的這次推廣活動,匯集前三批全部130家國家一級博物館和13家全國重點美術館館藏珍品,以館長或專家為講解人,以短視頻形式,從推動中華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角度,提煉文物蘊含的智慧、氣度和神韻,展現文物的歷史分量、文化含量、當代價值和世界意義,推動文物“活起來”。

            央視科教頻道于3月1日起播出同名紀錄片,觀眾還可通過學習強國、人民網、光明網、央視網及愛奇藝、快手、芒果TV等觀看,東方出版社將推出同名圖書。

            足不出戶便能“穿越時空”,漫游歷史文化長河。在與珍貴文物的一次次親近中,我們感悟傳統,觸摸文脈,張揚文化自信。

            折射歷史

            擁有超過186萬件(套)文物藏品、奇珍異寶燦若群星的故宮博物院,在《博物館說》中選擇了“貌不驚人”的石鼓。

            多方考證研究或為秦國遺物,歷經劫難文字磨滅殘損甚多……漫長的研究史、坎坷的流傳史,幾分鐘的短視頻,將這套“中華第一古物”的前世今生娓娓道來。

            打破時空限制,走出館舍天地。一件件凝結著祖先智慧、閃耀著文明光芒的國寶,喚起人們對深厚而燦爛的中華文化的認同與驕傲。

            “《博物館說》的參與單位陣容之強、規模之大,前所未有。”國家博物館副館長白云濤說,“各文博機構所介紹的文物,都是千中挑、萬中選,見證歷史、承載文明、賡續民族精神的國寶級文物。”

            白云濤介紹,現有可移動文物展出率,就大中型國有文博機構而言,大多沒有超過所藏的10%,有的甚至不能超過5%。“相比于以往文博工作者在文物‘活起來’方面的諸多探索,《博物館說》的亮點就在于形成了規模效應。”

            在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司長羅靜看來,《博物館說》充分發揮博物館在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作用,將網絡短視頻等最具活力的網絡內容表現形式與博物館講解相結合,推動中華文化新媒體傳播,創新文物價值傳播推廣體系。

            教育后輩

            《博物館說》遴選的眾多鎮館之寶里,有很多是從激情燃燒的歲月中走來的紅色文物,每件背后都有一個可歌可泣的故事。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推介的一把經歷過抗美援朝的銅質沖鋒號,曾有“嚇退一個營”的壯舉——1951年1月釜谷里南山戰斗中,志愿軍347團7連僅剩7人,千鈞一發之際,身負重傷的代理連長鄭起吹響沖鋒號,嘹亮的號聲讓敵人以為志愿軍大部隊到了,嚇得逃回山下。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拿出的珍藏,是一套在戰火硝煙中創作出來、印在當時晉綏根據地特有的土紙“馬蘭紙”上的系列木刻組畫《一二〇師在華北》。

            “這套版畫不但是珍貴的革命文物,也是杰出的紅色藝術品,提醒著來來往往的參觀者,牢記革命先烈舍生取義、為國而戰。”館長羅存康說。

            紅色文物專家、軍事博物館原副館長佘志宏認為,紅色文物映照初心、教育后人,對深入了解中國共產黨百年光輝歷程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背景下,紅色文物有利于增強黨史教育的針對性、有效性。”佘志宏說,“講好革命故事,傳承紅色基因,讓不會說話的紅色文物成為生動活潑、有機聯系的教材,吸引學生、青年走進博物館。”

            “活化”經典

            據說,齊白石畫畫有“原則”,不畫未見之物,比如“鱗蟲中之龍”。那么齊白石畫沒畫過龍呢?收藏其作品最多的機構北京畫院在《博物館說》中揭曉了答案——

            齊白石《十二屬圖》中的《云龍》,翻卷的烏云占據畫面大部分空間,龍嘴下一道白色閃光突顯其神通,圓睜雙目的一點焦墨,更是點睛之筆……

            “齊白石是從本民族文化土壤中成長起來的藝術大師,他繼承和發揚了民族繪畫的傳統。”北京畫院院長、北京畫院美術館館長吳洪亮說,新科技和新媒體助力我們更好地繼承和傳播民族藝術,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擴大中華文化世界影響力。

            徐悲鴻《立馬》、關山月《山村躍進圖》、潘鶴《艱苦歲月》……全國重點美術館精選的館藏珍品,彰顯民族審美取向。“活化”經典,激勵藝術創作,凝聚時代精神。

            在中國美術館12萬余件藏品中,館長吳為山選擇方增先1955年創作的中國畫《粒粒皆辛苦》介紹給大家。

            一個趕驢車的老農,停下來把掉在地上的麥穗一個一個撿起來。這麥穗剛剛從土地上收獲過來,在老農的手上充滿生命感……

            “在新中國美術史上,還有很多很多這樣優秀的作品。透過這些作品我們可以看到中國人民積極向上、揚眉吐氣的精神面貌。這種精神面貌充滿社會主義建設的力量與豪情,鼓舞著新時代耕耘者。”吳為山說。

    電鰻快報


    1.本站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本站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我們編輯修改或補充。

    相關新聞

    信息產業部備案/許可證編號: 京ICP備17002173號-2  電鰻快報2013-2021 www.www.cqjiade.com

      

    電話咨詢

    關于電鰻快報

    關注我們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观看97|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亚洲| 欧美精品整片300页|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嫩草影院| 亚洲国产精品激情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一二三精品无码| 国产成人精品手机在线观看| 四虎精品影院永久在线播放| 精品久久综合1区2区3区激情| 影音先锋精品国产资源| 国产系列高清精品第一页|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老人|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精品 美利坚|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 97精品国产手机| 国内精品国产成人国产三级| 色婷婷六月亚洲婷婷6月| 国产精品9999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夜色视频一级区 | 久久97久久97精品免视看| xx视频免费网址在线看| 精品免费tv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乱子伦免费精品|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三区| 四虎国产精品永免费|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四虎| 欧美大陆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视频第一页| 午夜三级国产精品理论三级| 国产精品va无码一区二区| 欧美精品www| 黑人精品videos亚洲人| 亚洲一日韩欧美中文字幕欧美日韩在线精品一区二 |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 精品国产福利尤物免费| 精品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 鲸鱼传媒绿头鱼实验室之炮机测评日韩精品一级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