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1 20:03 | 來源:鳳凰網財經 | 作者:俠名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公告稱,元氣森林乳茶產品標識和宣傳中沒有說清楚“0蔗糖”與“0糖”的區別,容易引發誤解,為此進行修正升級
4月10日,元氣森林在其官方微信平臺發布一則題為《一個遲來的升級》的公告。
公告稱,元氣森林乳茶產品標識和宣傳中沒有說清楚“0蔗糖”與“0糖”的區別,容易引發誤解,為此進行修正升級:從2月4日起生產的大部分乳茶和3月18日生產的全部乳茶,包裝從原來的“0蔗糖低脂肪”改為“低糖低脂肪”。同時,從3月20日起生產的全部元氣森林乳茶,原料中不再含有結晶果糖。
作為國內新晉飲料品牌,元氣森林的快速興起與“糖”密不可分。自2016年起,元氣森林敏銳地抓住了新興人群對于“控糖”的消費需求,從“0糖0脂0卡”的無糖蘇打氣泡水切入,在巨頭林立、競爭激烈的飲料市場中生生開辟出一塊藍海,產品覆蓋無糖蘇打氣泡水、燃茶、乳茶、能量飲料、微氣泡果汁等,銷售業績在短短幾年間一躍至去年的30億,創造了飲料界乃至快消圈都非常關注的“元氣森林現象”。
伴隨著元氣森林的快速發展,食品飲料界也迅速刮起“控糖”風,“無糖”、“低糖”成為不少飲品小食的“標配”。但在這一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盲目跟風蹭熱度的亂象,甚至有一些產品無法做到真無糖,就在廣告宣傳中強調“無添加蔗糖”或“無蔗糖”,給予消費者等同于“無糖”的錯誤印象。
這種行業亂象也“反噬”到了元氣森林身上。今年1月,有網友對于“元氣森林乳茶產品”在社交平臺發起其含有乳糖和結晶果糖的討論。元氣森林官方賬號迅速發布了“致歉和說明”,在對沒有標識清晰可能導致誤會進行道歉的同時,還表示已經注意到這一問題并已經對部分乳茶產品標簽進行了修改,承諾將在三個月內完成對乳茶全部產品標簽的修改。
此次元氣森林《一個遲來的升級》公告的發布,最直接的就是對這一問題的交代完成:一方面是將全部產品包裝從“0蔗糖低脂肪”改為“低糖低脂肪”,更加清晰的標識有助于減少可能產生的誤會;另一方面在原料中去掉了結晶果糖,意味著其甜味來源進一步減少。
元氣森林的這一小步,很可能成為引發行業颶風的蝶翼一扇。
去年8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食品標識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中第三十二條明確規定,食品標識不能以“不添加”“零添加”“不含有”或類似字樣強調不含有或者未使用的物質;同時第三十一條也明確指出,鼓勵食品生產者在食品標識上標注低油、低鹽、低糖或者無糖的提示語。
目前,在京東電商平臺搜索“0蔗糖”、“無蔗糖”,分別有1.5萬和8.6萬以上的商品,覆蓋飲料、零食、糕點、乳品等多個品類。元氣森林乳茶此次去掉“0蔗糖”標簽,改為“低糖”,可以說是對上述新規的率先“預演”,對于正在大力宣傳“0蔗糖”和“無蔗糖”的品牌和產品,更是直接的反向而行。
這對于廣大消費者而言是一大利好,去掉“0蔗糖”的標簽有助于對產品更清晰的認識,杜絕將“無蔗糖”等同“無糖”的客觀誤會或主觀誤導。這也符合營養學界的觀點,即不是通過廣告和宣傳,而是引導消費者讀懂產品包裝上的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選擇更適合自身需求的產品。
元氣森林乳茶此次修改標簽和配方,其影響不應只在“糖”圈之內,也值得關注“元氣森林現象”的快消行業研究。企業的產品是用戶最直接的接觸點,產品包裝是覆蓋范圍最廣泛、溝通最直接的互動通道。無論是“字要大,字要多,顏色要艷”的設計要求,還是“寫什么,不寫什么,放大什么”的內容選擇,往往最能表達企業對市場和用戶的態度。
不少分析者在解析“元氣森林現象”時都會提到其倡導的“用戶第一”價值觀,而元氣森林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如果探尋元氣森林的增長秘訣,“用戶第一”一定擺在首位,但在針對用戶的方法論里,“用戶第一”已經被很多企業提出過很多次了,對元氣森林來說,用戶的價值更大程度在于企業如何找到用戶的表達渠道,如何接收用戶的聲音,如何接受用戶的消費習慣。
復盤《一個遲來的升級》的來龍去脈可以發現,自帶互聯網基因的元氣森林在與用戶溝通時,不同于以往快消品行業,而是具有更多的“互動性”和“平等性”,面對網友提出的問題,不是“視而不見”或者“顧左右而言他”,而是及時響應用戶反饋,直面問題并予以相應調整,并在調整完成后予以告知。這或許是上述元氣森林負責人觀點的一個很好的注腳。
元氣森林乳茶事件本身至此告一段落,但其影響還將持續。一方面,事件再次提醒廣大食品飲料企業在做好研發的同時,品牌宣傳要更加謹慎精準,行業更加健康有序,品牌發展才能更加持久穩健;另一方面,對于整個快消行業而言,都應該重新審視企業、品牌和用戶的溝通關系,互聯網的發展促進了信息的透明和位置的改變,在新的環境下如何正視和做好“用戶第一”,將是企業需要長久思考和實踐的課題。
從這一點來看,元氣森林選擇發布《一個遲來的升級》公告,很有意義。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