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6 15:08 | 來源:國際金融報 | 作者:俠名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日前,銀保監會處罰信息顯示,寧波銀保監局在一日之內開出26張罰單,涉及工商銀行寧波分行、郵儲銀行寧波分行、光大銀行寧波分行、寧波通商銀行、臨商銀行寧波分行、寧波甬...
????????年關將至,銀行監管力度不減,寧波銀保監局在一日之內開出26張罰單,青島銀保監局連開7張罰單……專家表示,行政處罰是銀保監會針對金融機構的日常監管手段,2022年至今處罰力度不減。目前,金融業經營壓力加大,不少業務面臨增長困境,從嚴監管、行政處罰的高壓態勢依然會持續。
????????多家銀行被罰
????????日前,銀保監會處罰信息顯示,寧波銀保監局在一日之內開出26張罰單,涉及工商銀行寧波分行、郵儲銀行寧波分行、光大銀行寧波分行、寧波通商銀行、臨商銀行寧波分行、寧波甬城農商行、華泰財險寧波分公司共7家機構,處罰相關責任人員18人次,合計罰沒金額1670萬元。
????????寧波甬城農商行則涉及內控管理薄弱、隨意調整貸款損失準備、未及時核銷不良貸款、未嚴格執行監管要求、對汽車分期業務合作機構管控缺失、對客戶及業務準入不審慎等違法違規行為收到440萬元罰單。
????????工行寧波市分行因集團客戶授信管理不審慎被罰款200萬元,4名直接管理責任人被給予警告處罰;光大銀行寧波分行因貸款“三查”管理不審慎、不良貸款管理不審慎被罰款70萬元;郵儲銀行寧波分行因案防管理不到位被開出50萬元罰單,3名相關責任人被警告;臨商銀行寧波分行同樣因貸款“三查”不審慎收到40萬元罰單。
????????有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從內容看,與部分銀行分支行的內部治理不夠完善,部分業務員綜合素質有待提升等因素有關。“近年來,國內加快補齊監管短板,強化監管,推動銀行金融機構加快完善內部治理,推動金融機構依法合規開展業務方面取得顯著成效,罰單數量整體逐年下降,但不可避免仍有少數違規違法行為,國內需要繼續強化監管,加大懲處力度,維護金融市場正常競爭秩序,更好地防范金融風險。”
????????年末罰單增多
????????據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統計,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外管局三大監管系統11月分別開出89張、508張和215張罰單,罰金總額達5.5億元人民幣,罰金總額創下2022年下半年月度新高。這樣的步伐在12月并未停止,企業預警通數據顯示,12月3日至9日人民銀行、銀保監、證監會、外管局、交易所、交易商協會公告的罰單共計423張,環比增加27.79%;處罰金額累計約10175萬元,環比減少27.94%。其中,銀行業被罰款總金額約2044萬元,涉及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郵儲銀行、光大銀行、中信銀行等多家銀行或旗下分支機構。
????????除了寧波銀保監局一日之內開出26張罰單外,12月5日銀保監局披露的行政處罰信息顯示,青島銀保監局開出7張罰單,罰款總額達到155萬元,涉及農業銀行青島分行、農業銀行青島市北第二支行和工商銀行青島西海岸新區分行。吉林銀保監局11月28日連開6張罰單,吉林銀行被罰140萬元,吉林銀行長春分行被罰150萬元,4名相關責任人被處以警告。
????????具體來看,貸款違規仍是銀行被罰的重災區。工商銀行浙江省分行因違規經營,導致并購貸款違規作為土地儲備資金用于低效工業資產收購計劃;貸前調查不到位,重大負面信息披露不充分;存款利息管控存在缺陷;流動資金貸款管理不到位,資金回流轉作定期存款,后質押用于開立銀行承兌匯票;流動資金貸款管理不到位,資金回流用于股權投資或購買他行理財產品;理財資金實際用于置換他行土地儲備貸款,且其中2.5億元超過原貸款期限,銀保監會對其處以罰款235萬元。
????????晉商銀行晉中分行因違規經營,導致轉移貸款用途,違規發放個人住房按揭貸款,違規發放土地儲備貸款,銀保監會對其罰款305萬元。
????????此外,銀行股東經營管理方面,吉林銀行存在監管意見整改落實不力;對股東入股資金審查不盡職,股東以非自有資金入股;非信貸資產風險分類不準確的違法違規行為,被罰款140萬元。
????????零壹研究院院長于百程指出,行政處罰是銀保監會針對金融機構的日常監管手段,2022年至今處罰力度不減。目前,金融業經營壓力加大,不少業務面臨增長困境,互聯網存貸款、理財、信用卡等業務處在轉型過程中,導致業務合規層面出現漏洞,并且和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相關問題也不斷顯現,從嚴監管、行政處罰的高壓態勢依然會持續。
????????對于防范化解金融風險下一步工作安排,銀保監會已經透露出方向,將持續推進監管能力建設、完善風險防控處置機制、加快高風險機構處置、嚴防高風險影子銀行死灰復燃、研究遏制非法金融活動的長效機制,推動《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條例》落地見效等。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