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7 10:30 | 來源:藍科技 | 作者:俠名 | [資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藍科技觀察】這段時間以來,圍繞預制菜行業生態的討論與聚焦,隨著預制菜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而呈現出井噴態勢。 剛剛過去的兩會期間,預制菜同樣占據了產業C位,關于...
【藍科技觀察】這段時間以來,圍繞預制菜行業生態的討論與聚焦,隨著預制菜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而呈現出井噴態勢。
剛剛過去的兩會期間,預制菜同樣占據了產業C位,關于預制菜行業發展的新思路、新想法層出不窮。
政策端、產業端與消費端的同步推動下,越來越多的預制菜產品、品牌出現在我們面前。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國內預制菜行業呈現出B端為主、C端為輔的局面。所以在大眾維度,雖然我們可能并沒有意識到預制菜已經走上飯桌,但預制菜早已隨著食品、農業巨頭們的滲透而走入千家萬戶。
在中國將近七萬家預制菜相關企業當中,食品大佬顯然是核心的行業推動力量。相比于大多數趁著風口而起的初創預制菜企業,過去從事食品深加工的大佬們產業鏈布局完整、標準化能力足、示范意義強、規模大。因此,當他們瞄準方興未艾的預制菜產業時,其優勢不言而喻。
在以B端為主的預制菜產業格局中,頭部食品企業決定了中國預制菜行業的未來發展走向。
食品大佬云集,預制菜動作頻頻
雖然預制菜行業相關企業數量眾多,跨界而來的玩家也數目龐大,但我們仍然能夠根據它們在產業鏈上下游中的位置,把這些預制菜企業分為幾個主要類別。
首先是老牌食品企業邁進預制菜賽道更有優勢。在老牌食品企業中,以味知香、好得睞等為代表;其次是上游養殖屠宰供應鏈企業,如國聯水產、龍大美食、圣農發展、春雪食品、新希望等;而后是傳統加工企業,比如雙匯發展、得利斯等;還有以三全食品、安井食品等為代表的速凍巨頭,以及數量龐大、規模參差的餐飲企業等。
最后就是大眾所熟知的零售或新零售巨頭,這幾年盒馬鮮生、叮咚買菜等品牌同樣積極布局預制菜。由于它們主要面向的是普通消費者,所以在聲量上看起來要更高一些。
可以看出,食品巨頭是中國預制菜發展的中堅力量。它們涵蓋了產業鏈上下游,正在形成一股合力,為推動中國預制菜產業的發展獻計獻策,貢獻自己的力量。
這其中,有幾家食品企業近期風頭正勁。
比如,很早就布局預制菜的三全食品最近提出了要在預制菜的宏大概念下“精準定位”,搶占預制菜細分市場領地,三全食品選擇將目光瞄準至炒飯品類。目前,它已經對外上線了微波炒飯產品,面向B端和C端進行全面覆蓋。
另一家速凍龍頭安井食品也動作不斷。就在這幾天,它還對外公告表示將投資10億元建設預制菜肴生產項目。2021年,安井食品還曾通過收購動作強化自身在上游原料淡水魚糜產業及速凍調味小龍蝦菜肴制品的布局。
還有表示將在預制菜領域加大研發的雙塔食品、預計2022年預制菜營收規模達12億元的得利斯、去年就開始高調布局預制菜的龍大美食…隨著越來越多的食品企業在預制菜領域進行深度布局,這個產業的發展“底座”變得愈發堅實。
大佬們做預制菜需要比拼什么
總體來看,不論是餐飲上游企業,還是下游玩家,它們在整個預制菜產業中都各有優勢。再加上目前產業發展還處于較為分散狀態的現狀,說誰是真的預制菜“龍頭”還為時尚早。
預制菜行業巨大的想象空間也給行業玩家帶來了很大的不確定性,在今后的行業競爭中,也許會是“贏家通吃”,也許也會是“多點開花”。
但可以確定的是,食品大佬們在預制菜這一新賽道當中,比拼的是它們對于這個行業的理解和綜合實力、產業鏈布局,對用戶的洞察力,以及強大的整合能力。
具體來看,食品巨頭們正不約而同地比拼著如下三個維度的能力。
一是比拼生態向上下游延伸的能力與速度。考慮到安井、三全這樣的企業本身已經擁有成熟的商業模式,它們需要盡快將自己的優勢能力釋放到預制菜上下游當中。
二是比拼企業對于市場的把握和對用戶習慣的了解。目前,國內預制菜行業看似一片繁榮,但資本與政策催生下的賽道往往也蘊含著巨大的風險,食品大佬們只有沉下心來了解市場和用戶,才能在持續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三是比拼產業布局、生態鏈整合的成熟度以及全球化的能力。
預制菜行業玩家眾多,市場競爭激烈,“價格戰”態勢明顯。只有通過生態鏈整合構建好自己在預制菜行業中的核心壁壘,才能立足預制菜站穩腳跟。
更重要的是,國內市場似乎并不足以承載目前七萬多家預制菜企業同臺競技,頭部企業如果想要可持續發展,需要提前進行全球化布局,將產能與價值釋放到全球市場,同時也能分攤國內競爭的風險。
隨著預制菜行業越來越火爆,哪些企業會真正掌握預制菜“密碼”、引領全球預制菜產業風潮,還不得而知。
在這條新興的賽道上,已然吸引了眾多參賽高手,相信時間才是最好的裁判。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