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私募問題頻發 風控和超額獲取能力待強化
截至1月底,朱雀今年以來收益-11.46%,聚鳴-11.54%,高毅(馮柳)-9.41%;就量化策略來看,衍復指增今年以來收益-7.37%,靈均中證500收益-10.01%,天演中證500收益-11.02%...
市場存蹺蹺板效應 私募力薦倉位多元化
投資操作遵循淡化擇時,個股精選,追求有效倉位的理念,倉位調整更看重自下而上的個股基本面變化,淡化倉位擇時。在近期市場震蕩調整中保持相對穩定倉位,于波動中保持定力...
建倉分化 次新基金“挑剔”投資機會
統計2022年以來成立的次新基金的凈值波動,可以發現這些產品的凈值波動率較小,有多數產品的凈值表現“波瀾不驚”,緊緊圍繞產品面值小幅波動。...
虎年首家外資私募機構完成備案
近年來,外資私募機構正在加速布局中國市場,機構數量和管理資產規模均有所增加。Wind數據顯示,自2021年至今,已有33家外資私募機構完成了備案。截至目前,旗下...
進軍新領域 首單清潔能源公募REITs獲受理
近日,鵬華深圳能源清潔能源封閉式基礎設施證券投資基金正式獲得深交所的受理,標志著基礎設施REITs品種擴容至清潔能源領域。...
雙創50ETF連番下挫 投資者低位加倉
長期來看,醫藥、新能源、電子行業依然是受政策面、基本面同時驅動的高景氣賽道,向上空間廣闊,科創創業指數也是代表中國“軟創新、硬科技”的前進方向。 ...
基金發行遇“冷” 多產品延長募集期
從2022年首月新基金成立的數據來看,基金銷售市場與往年相比顯著遇冷。數據顯示,今年1月新成立基金平均發行規模為9.64億份,發行規模合計僅912.60億份,而2021年同期為512...
超500只基金年內回撤超16% 行業主題基金占四成
TMT主題基金的跌幅也十分明顯,目前全市場共有56只TMT主題基金(A/C份額分開計算),截至2月16日,今年以來平均跌幅達到12.33%,其中海富通電子信息傳媒產業股票、招商移動...
中歐基金王健:兼顧價值與成長
對A股而言,PEG指標很有可能是最重要的東西。在她看來,2022年依然是結構性行情,估值上會分化嚴重。就投資機會而言,短期會階段性地關注估值受到壓抑,但存在政策邊際放松...
競相揚帆出海 百億級私募緣何要搶這塊“蛋糕”?
目前幻方量化、九坤投資、金锝資產、鳴石投資等頭部量化私募均已布局海外市場。與此同時,重陽投資、高毅資產、中歐瑞博等知名私募也積極布局海外業務,意在將海外長期投資...
招商基金A股市場異動分析
科技成長行業今日領漲,但行情持續性仍待考驗。今日醫藥與新能源等科技成長行業領漲,側面反映出市場風險偏好的底部改善。...
規模變化泄露“天機”:基金申贖較正常
截至2月10日,嘉實策略增長混合的最新規模約37.40億元、嘉實價值成長混合最新規模約14.56億元、嘉實競爭力優選混合最新規模約56.18億元。在2021年年末,上述基金的規模分別...
基金熱銷榜引爭議 “榜單營銷”亂象幾時休
對于基金行業來說,“榜單營銷”模式積弊已久。從過去一直被人詬病的業績排行榜,到如今的熱銷榜,對缺乏投資經驗的投資者而言,互聯網平臺提供的各類榜單,常常是他們投資...
可轉債市場走低 百余只債基單日跌超2%
截至2月14日收盤,今年以來已有279只可轉債價格下跌,其中19只可轉債價格跌幅超20%。銀河轉債、東財轉3、新春轉債跌幅居于前三,分別為35.44%、30.24%和29.20%。...
電鰻快報|近一年凈值“腰斬” 銀河龍頭緣何成為股基“笑話”
據《電鰻快報》最新統計,截至2月11日,上證指數年內累計下跌4.86%;創業板指同期下跌17.34%,該指數更是從2021年11月19日的高點3522.5點,一路下跌到2022年2月8日最低的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