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20 07:47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上市公司]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一個看似普通的修改公司章程的議案,卻遭遇了21%的反對票,如果不是實際控制人楊小文、王魁夫婦控制了公司7333%的股份,反對票比例勢必超
一個看似普通的修改公司章程的議案,卻遭遇了21%的反對票,如果不是實際控制人楊小文、王魁夫婦控制了公司73.33%的股份,反對票比例勢必超過2/3。為什么中小股東要堅決地投出反對票?《公司章程》修改程序受到質疑,修改條款直接約束中小股東查賬,三板掛牌后連續虧損,優創股份背后隱藏了什么秘密?
21.04%股份投反對票《公司章程》修改程序是否合法?
11月16日,優創股份(831904)召開2017年第三次臨時股東會,部分參會股東投票通過了新的《公司章程》。本次出席大會的股東共5人,持有表決權的股份41,793,000股,占公司股份總數的92.87%。會議對新《公司章程》的表決結果為:同意股數33,000,000股,占參會股東大會有表決權股份總數的78.96%;反對股數8,793,000股,占本次股東大會有表決權股份總數的21.04%。
公開資料顯示,楊小文、王魁為夫妻是公司實際控制人,同時持有公司1000股股份的大連源豐錦匯資產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也是楊小文、王魁為夫婦。楊小文、王魁及其控制的源豐錦匯分別持股40.89%、10.22%和22.22%,合計73.33%。如果不是實際控制人高比例控股或者回避表決,中小股東投出的反對票比例勢必超過2/3。
那么,21.04%的股份對新《公司章程》投反對票,這背后有何緣由?
《號外財經》注意到,優創股份這次會議的召開程序和文件似乎“有違常規”。按照上市公司或新三板公司的披露習慣,對原章程與新章程的修改條款要進行對照,并以單獨的公告進行披露。而優創股份僅披露了新《公司章程》全文,并沒有對具體修改條款進行單獨披露,無從讓投資者明晰修改情況。
有爆料人透露,優創股份未事先向中小股東通知或透露擬制訂的新《公司章程》,僅僅是在11月1日發布公告以保證公司的穩健持續經營為理由,擅自修改針對股東查詢會計賬簿的要求。該公司的此行為嚴重違反《公司法》,違反股轉中心關于三板公司公告程序的規定,嚴重侵害小股東權利。
修改章程是為了提防中小股東查賬?
通過查閱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號外財經》找到了優創股份于11月1日披露的新章程和2015年6月份披露的原版《公司章程》。
2015年版原《公司章程》第32條第二段原文是:“股東要求查閱公司會計賬簿的,應當向公司提出書面請求,說明目的。公司 有合理根據認為股東查閱會計賬簿有不正當目的,可能損害公司合法利益的,可以拒絕提供查閱,并應當自股東提出書面請求之日起十五日內書面答復股東并說 明理由。公司拒絕提供查閱的,股東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要求公司提供查閱。”
2017年版新《公司章程》對第32條第二段修改為:“股東從公司獲得的相關信息或者索取的資料,在公司尚未對外披露前,股東應當負有保密的義務。股東違反保密義務給公司或者其他股東造成損失的,股東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修改前后有何差別呢?
其一,刪除了原章程“股東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要求公司提供查閱”部分,對于公司的提供賬務義務未提及。
其二,在公司沒有披露前,約束股東負有保密義務、不能提供給第三方,否則“承擔賠償責任”。
簡言之:不想讓中小股東查賬,如果查賬有沒有發現問題都不能說,否則可以追償責任。
中小股東可能會提請法院“查賬”
優創股份2017年半年報顯示,該公司前十大股東持有了公司99.99%的股份。
外部股東有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托有限公司持股15.08%,陳霖持股4.45%,海通證券持股2.22%,財通證券持股2.22%,方正證券持股1.78%,華林證券持股0.89%,時玉萍持股0.01%。
很顯然,對優創股份新《公司章程》投反對票的應該是上述外部股東,反對票比例21%,從持股比例看,不止一家股東投了反對票。
外部股東中除了兩位自然人股東,海通、財通、方正、華林是優創股份引入的做市商,而根據優創股份披露,股東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托有限公司持有股份的是外貿信托·萬思艾瑞斯2號新三板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基金管理人是萬思資本。
信息人士透露,由于優創股份連續虧損,為了行使股東權利、了解公司經營情況和參與經營管理,10月份已經有外部股東提出要求查詢該公司自2015年11月份以來的會計賬簿。
優創股份披露的財務報告顯示,2014年、2015年、2016年和2017年上半年,該公司分別實現業務收入為2103.19萬元、1,089.42萬元、1105.46萬元和491萬元,分別同比增長-20.61%、-48.20%、1.472%、-14.59%,基本保持連續下滑態勢。以上報告期中,該公司分別實現凈利潤126.18萬元、-381.98萬元、-723.52萬元和-435萬元,自2015年年報至今保持持續虧損。
掛牌后連年虧損,這是什么情況?除了已經披露的經營情況和財務信息外,也許只有查詢了公司的會計賬簿后才能揭曉。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