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三板企業資金占用問題再次敲響警鐘。
1月23日,股轉系統連續發布了15份自律監管公告,對智合新天(430322.OC)、一鑫達(430218.OC)、鴻益達(831570.OC)等15家公司因關聯方違規占用資金,且未進行信息披露而構成違規。
據記者梳理,這15家掛牌企業僅有慧云股份(834342.OC)是創新層企業,其他14家企業均為基礎層企業。
事實上,違規占用資金一直是監管層嚴查的重點。此前也已經有多家掛牌企業因此被予以處罰。
在1月19日證監會新聞發布會上,發言人高莉就指出,為加強監管執法,保護投資者權益,近年來證監會在著力強化組織對掛牌企業專項檢查,嚴查違規占用資金,督促中介機構提高業務質量等工作。
15家公司被罰
據記者梳理,本次被處罰的15家公司均是因為控股股東或實控人的非經營性資金占用,而掛牌公司則未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股東占用公司資金,同時也未及時披露占用資金的情況,造成違規。
從資金占用金額上來看,慧云股份和同益股份(36.890, 0.37, 1.01%)(835648.OC)的資金占用規模均超過億元,其中慧云股份被占用1.53億元,同益股份被占用了1.01億元。
慧云股份的關聯方資金占用發生在2016年。
根據股轉系統披露的細節,當時慧云股份財務負責人對這起資金占用進行了審批,但信息披露負責人未及時披露上述重大事項。
“資金占用一直是股轉的監管重點。關聯方違規資金占用是企業規范運作問題,會直接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進而影響公司的盈利能力,損害中小股東的權益。”1月24日,聯訊證券新三板研究院魏彬告訴記者。
值得一提的是,慧云股份目前正處于上市輔導階段。2017年4月,河南證監局受理了其輔導備案登記材料,不過1月8日,慧云科技宣布變更原上市輔導保薦機構招商證券(20.310, -0.33, -1.60%)為浙商證券(17.530, -0.47, -2.61%)。
從經營情況來看,自2016年年報開始慧云股份營收及凈利雙雙出現同比下滑的趨勢,去年上半年,其凈利潤同比大幅縮水53.28%,營業收入同比亦下降44.38%。
在同益股份的案例中,2016年12月至2017年6月,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時任董事長宋鐵銘和董事黎源控制的公司累計占用公司資金1.01億元,占比達到同益股份2016年期末凈資產的69.17%。
這也是15家被罰公司中,占用資金數額占凈資產比例最高的公司。
2017年中報數據顯示,同益股份報告期內實現凈利潤20.31萬元,同比下滑29.9%,實現營業收入7040.31萬元,同比增長52.55%。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除了關聯公司的資金占用,本次披露的還有控股股東個人原因形成的資金占用情況。
截至目前,除飛達股份(830919.OC)外,其余14家企業被占用的資金已經收回。
被罰早有先兆
事實上,不少被處罰的公司在此前已經有過因為關聯方資金占用被主辦券商提示風險的情況出現。
同益股份就在去年4月披露2016年年報后被主辦券商中銀證券發布了關聯方大額資金往來的風險提示公告,指出在年報事前審查過程中發現的關聯方大額資金往來問題。
根據當時披露的內容,同益股份實控人控制的遼寧嘉合精細化工有限公司、同益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遼寧同益石化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在2016年12月對其形成資金占用,截至2016年年末共計5800萬元。
此外,2017年4月,一鑫達也因關聯方資金占用被主辦券商進行風險提示,當時中泰證券指出,如果公司高管不能嚴格執行相關法規和政策,有可能損害股東利益,以及對公司規范經營和持續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目前,掛牌企業處于利益關系原因,對中介機構、監管機構隱瞞關聯方資金占用的情況比較多,這對規范新三板市場帶來不利的影響,必須加大監管力度。”聯訊證券新三板研究院指出。
1月24日,北京某中型券商新三板投行人士告訴記者,“確實存在這種情況,日常占用往往企業不主動向我們說明我們也很難發現,主辦券商一般在年報和中報審查時做逐筆核查,如果年末沒有余額,中間的情況也比較難核查。”
事實上,經歷了過去兩年來監管層的核查風暴,掛牌企業違規資金占用的情況已經有所減少。
在2015年開始的大股東占款監管風暴中,就出現了時空客(831335.OC)等公司實控人違規資金占用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的典型案例。
“現在監管更加嚴格,很少有企業敢繼續這么做了,我們在核查的時候如果發現企業有資金占用的情況是要嚴格批評他們的。”前述券商人士表示。
高莉提及證監會下一步計劃時指出,一方面將繼續積極推動新三板市場監管條例出臺,增加新三板市場制度供給;另一方面,證監會將持續加大稽查執法力度,對專門領域的違法亂象集中打擊,切實維護市場秩序和投資者權益。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