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昨日平安健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平安好醫生”)上市申請材料的發布,中國平安(74.900, 1.52, 2.07%)分拆上市一事終于落槌定音。除引發重估中國平安這一熱議之外,備受關注的還有這家金融巨頭時隔近20年后的新一輪造富盛宴。
據上證報記者從相關渠道獲悉,在平安好醫生內部,總監級以上管理人員和總監級以下的業務骨干都享有一定比例的期權,最早一批期權認購價僅為1元/股。在平安好醫生的股東名單中,有一家在英屬群島注冊的神秘公司,背后亦有若干平安“元老”閃現其中。
這意味著,上線不到三年時間的平安好醫生,即將催生一批百萬元、千萬元富翁。隨著陸金所、金融壹賬通上市腳步的臨近,中國平安帶給核心員工和管理層的財富效應將逐漸蔓延,分拆上市的造富盛宴即將上演。
總監級期權收益或逾百萬
作為一家互聯網屬性的公司,為吸引和留住人才,讓員工持續保持激情,平安好醫生和無數創業公司一樣,自誕生之日起便開始籌劃期權激勵計劃。
據多位知情人士透露,平安好醫生期權激勵計劃分幾批推進,累計激勵的范圍較廣,總監級以上管理人員和總監級以下的業務骨干都可自愿認購,但每人認購數額的上限有所不同。“最早一批期權認購價僅為1元/股,第二批是1.5元/股。在2016年A輪融資前后,又進行了一次期權認購,當時價格已經漲至6元附近。”
“平安好醫生的期權激勵并非一次性可以拿到。”據上述人士透露,在認購期權后的第一年,只能激活1/4;從第二年開始,每個月可激活1/48。也就是說,在認購期權后任職滿4年以上,才可100%激活。“若中間離職,已激活的期權仍能保留,未激活部分視同放棄。”
但即便有上述條件,享受到期權激勵的管理人員及核心骨干仍不在少數。知情人士分析稱:“以目前市場熱傳的平安好醫生50億美元估值來粗略計算,對應的每股期權價格大概在10美元至11美元左右。若是第一批期權認購開始就參與的總監級管理人員,目前大概可以拿到10萬股左右的期權,財富價值瞬間從兩三年前認購時的數十萬元成本,飆漲至六七百萬元人民幣。”
神秘股東背后的平安元老
除平安好醫生高管及核心骨干能分享上市成果之外,平安集團元老級高管或也有機會參與其中。
平安好醫生昨日在港交所掛出上市申請材料。記者在查閱材料中“主要股東”這一項時,留意到一家名為“幫騏鍵”的公司。材料顯示,這是一家于2014年11月10日根據英屬處女群島法律注冊成立的公司,由王文君及竇文偉代表“幫騏鍵受益人”持有。
王文君和竇文偉均為平安元老級人物。材料顯示,王文君1996年加入中國平安,先后在平安集團辦公室、人力資源中心等部門及平安銀行(13.960, 0.31, 2.27%)擔任過管理職務;竇文偉1997年4月加入中國平安,先后在平安集團稽核監察部、法律室、行政管理中心及內控管理中心等部門擔任過管理職務。
根據上市申請材料,王文君及竇文偉只是“幫騏鍵”名義股東,他們代表的是“幫騏鍵受益人”,即中國平安及其附屬公司或聯營公司若干高級雇員。幫騏鍵受益人包括中國平安的若干董事以及平安好醫生的6名董事,即王濤、姚波、蔡方方、李源祥、王文君及竇文偉。
不只是平安好醫生,緊隨其后將上市的陸金所、金融壹賬通,以及其他“平安系”互聯網、科技公司,它們背后都有一批神秘的有限合伙企業或英屬群島注冊公司“如影隨形”。這些神秘股東背后的出資人,絕大部分是自然人股東,多是與馬明哲“征戰”至今的平安元老級高管。
這被視為中國平安又一次隱形的高管股權激勵。一來,相當于設立了一個為中國平安服務多年員工的忠誠回報基金。二來,將這些高管利益與公司利益捆綁,有助于中國平安更快速地搭建完成互聯網金融及科技平臺,實現“資本+科技”雙輪驅動打造增長新引擎的新目標。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