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富微電27日早間公告,公司股東富士通中國將轉讓約1.85億股無限售條件流通股,接盤方為包括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簡稱“大基金”)在內的三家機構。轉讓后,富士通中國持股比例由18.03%降至2%,大基金持股比例由15.70%升至21.72%,晉升為公司二股東。
這是大基金晉升第二大股東的第二家芯片封測龍頭。成立兩年來,大基金已投資了集成電路全產業鏈上的23家A股、港股上市公司;與此同時,有地方政府背景的產業投資基金正成為扶持芯片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在業內人士看來,我國芯片產業的持續發展,將有力支撐“中國制造2025”等戰略的實施。更為重要的是,正在募集的大基金二期將可能投資芯片下游電子制造業,直接助推智能制造發展。
攜手地方產業資本助力芯片發展
2月27日,受大基金晉升二股東消息的影響,通富微電開盤即漲停。公司公告顯示,大基金此番將受讓6954.71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6.03%)。交易完成后,大基金持股將由15.7%上升至21.72%,僅次于第一大股東南通華達微電子集團有限公司。按照9.20元/股的轉讓價格,大基金本次增持耗資近6.40億元。
對于本次大基金增持公司股份,通富微電表示,大基金是以促進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為目的而設立的專項投資基金,通富微電則在先進封裝核心技術和關鍵工藝上擁有豐富的經驗,通過本次權益變動,大基金將進一步加強與通富微電合作與聯系,支持公司發展,從而帶動中國IC制造產業整體水平和國際競爭力的上升。
芯謀研究首席分析師顧文軍在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大基金成立的初衷是扶持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一般不會追求大股東地位,但受制于集成電路重資產的特性,也不排除進一步增持成為大股東的可能。一個典型的案例就是長電科技(20.000, 0.50, 2.56%)。2017年9月,長電科技公告向包括大基金在內的機構定增募資不超過45.5億元,用以建設先進封裝測試項目。發行結束后,大基金持股比例將不超過19%,將成為長電科技第一大股東。
本次受讓富士通中國所持通富微電股份的另兩家機構均有地方產業資本背景。根據公告,南通招商江海產業發展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簡稱“南通招商”)、寧波梅山保稅港區道康信斌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簡稱“道康信斌投資”)將分別受讓5768.52萬股股份,持股比例將分別達到5%。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南通招商是由招商局資本和南通陸海統籌發展基金共同出資設立,承擔著南通財政資金攜手社會資本加快產業項目落地的職能。道康信斌投資的合伙人之一為四川三新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后者背靠四川當地國企四川發展(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在顧文軍看來,通富微電此次權益變動是地方產業基金與大基金聯袂支持芯片產業發展的典型案例,在集成電路投資熱度高漲的當下,這一模式有望在其他地方得到復制。
芯片業大發展助推智能制造落地
在互聯網浪潮后,制造業正在重新回歸世界各國政府的視線,以“智能化”為標志的工業再造正在全球引發新一輪工業轉型。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家先后出臺了“中國制造2025”等多項政策推動智能制造。記者統計發現,今年1月底以來接受機構調研的公司中,制造業和信息服務業公司的占比超過了八成,其中智能制造成為機構關注的熱點。
集成電路是“智造”的基礎和核心,行業本身也是智能制造的高度體現。在業內人士看來,智能制造的標志就是建立起強大的工業物聯網,實現生產全流程的智能化。其中,不管是在設備基礎層,還是數據采集層、傳輸層,再到分析、決策層,芯片無處不在、至關重要。中科院微電子所所長葉甜春曾提出,未來30年要把芯片做起來,這是我國信息化發展的基礎和核心。
一個需要提及的點是,大基金二期的募資已經啟動,募集金額將超過一期。大基金總經理丁文武此前曾表示,接下來,大基金將圍繞國家戰略和新興行業進行投資規劃,比如智能汽車、智能電網、人工智能、物聯網、5G等。
業內人士認為,一個國家的芯片發展決定了其智能制造發展的高度。在大基金二期募集完成后,連同近5000億元的地方基金及其他社會資本,合計近萬億規模的投資將有效拉動集成電路產業規模的增長,進而支撐中國的智能制造產業發展。在覆蓋了集成電路全產業鏈后,大基金下一步的投資將可能向下游應用端延伸,這將直接推動下游電子制造產業的發展和智能化。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