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6 12:25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涪陵榨菜(26410,-179,-635%)(002507SZ)日前公布了2018年半年報,公司的業績再次使人眼前一亮。
涪陵榨菜的股價自2018年3月底復牌至今,漲幅近80%,并一度創下了上市以來的新高,與2010年上市時相比,股價復權漲幅逾5倍;從2012年底至今,漲幅超過10倍。截至2018年8月3日涪陵榨菜的總市值達到了223億元。
雖然,涪陵榨菜的主營業務為榨菜、泡菜及其他佐餐開味菜,在市場上的銷售單價也不過幾元錢,但這樣的“小生意”卻讓公司在上市7年后的市值超過200億,或許連一些高科技公司在面對涪陵榨菜時都要望洋興嘆了。
然而,就在股價扶搖直上不斷創新高的同時,公司的大股東們卻在復牌后的高位不斷減持。業績大增,股價向上,大股東卻大手筆減持,究竟是利好還是利空?我們先從中報業績看起。
營收利潤高速增長
涪陵榨菜自上市后其業績一直表現不錯,2016和2017年更是保持了高速的增長。
截至2018年6月30日,半年報數據顯示涪陵榨菜的營業總收入為10.64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34.11%;歸母凈利潤和扣非凈利潤分別為3.05億元和3.0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了77.52%和81.89%。
不僅營收與凈利潤均大幅上漲,且公司目前半年報的營收幾乎與2016年的全年營收相持平,凈利潤與扣非凈利潤不僅超越了2016年,與2017年的全年數據相比也相差不遠。
然而涪陵榨菜凈利潤的增長,部分原因是產品提價導致的毛利和毛利率攀升。
毛利率攀升:榨菜漲價了
公司的銷售毛利率在2014-2017年之間,雖有增長但幾乎保持在45%的水平上下波動,2018年的上半年其毛利率有了明顯的增長。
截至2018年半年報,涪陵榨菜的銷售毛利率為55.03%,較2017年年末的毛利率48.22%,6個月的時間里公司的毛利率上漲了6.81%。
如此快速的增長主要收益于兩方面的原因:
一是原材料降價帶來成本的下降。根據重慶市涪陵區農業信息網顯示,涪陵榨菜的原材料青菜頭豐收且供應充足,價格下跌較為明顯,這也導致公司的采購成本下降明顯。
二是提價促進毛利率的提升。涪陵榨菜采用更換包裝的方式進行了變相提價,將原有88g、175g的產品調整為80g和150g,在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包裝克數的減少也為公司的毛利率的提升做出了貢獻。
雖然,涪陵榨菜的營收與凈利潤大幅度增長,毛利潤也在快速提升,但在華麗的業績背后有沒有暗藏的隱患呢?一起來看。
大股東減持
涪陵榨菜在2018年3月29日復牌之后,股價一路向上,但大股東的減持卻頻頻發生。截至2018年年報涪陵榨菜的原第二和第三大股東均發生了減持。
自涪陵榨菜2018年復牌以來,北京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即涪陵榨菜第二大股東累計減持5次共計225萬股,參考市值約合5704.57萬元。
而公司的原第三大股東東兆長泰集團有限公司也累計減持5次,累計減持1566.48萬股參考市值高達3.35億元。
東兆長泰原本是涪陵榨菜的原始股東,然而自2016年開始東兆長泰便開始陸陸續續的進行減持,根據涪陵榨菜2016年11月26日披露的簡式權益變動公告來看,北京一建是東兆長泰的控股子公司,并與東兆長泰是一致行動人。
截至2018年年半年報數據,東兆長泰已經將手中股份全部清倉,其一致行動人北京一建也僅剩4.51%的股份。
在涪陵榨菜業績向好,毛利率大增,股價不斷創新高的情況下,大股東這樣大手筆的減持,甚至清倉的做法未免會讓投資者對涪陵榨菜未來的走勢有一絲絲的擔心。
收購夭折,多元化發展受阻
2018年3月28日,涪陵榨菜發布公告稱終止收購四川味之濃食品有限公司,籌備了三個多月的收購突然夭折,涪陵榨菜的多元化發展再次受阻。
到底怎么個回事呢?這要從去年12月說起。
2017年12月4日,涪陵榨菜發出公告稱,公司因重大事項開始停牌;12月11日公司披露了關于籌劃發行股票購買資產的停牌公告;隨后在2018年3月1日,公司召開第四屆董事會會議并通過了以發行股份及現金購買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的并購預案。
在此次預案中公司擬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四川恒星及四川味之濃100%股權,合計作價2.365億元,同時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1.35億元。
然而8天后,公司在3月9日收到了深交所發來的問詢函,并要求公司就《問詢函》涉及的11個問題在3月15日之前做出書面說明。涪陵榨菜并沒有按期做出回復,在發布延期回復公告后,涪陵榨菜于2018年3月28日做出了回復并終止了收購。
而在深交所的問詢函中有幾個值得注意的問題:
1. 四川恒星100%股權的預估值約為17,600萬元,增值率約為95.87%,四川味之濃100%股權的預估值約為3,900萬元,增值率約為695.88%。本次評估增值率較高的原因及合理性。
2. 四川恒星2016年和2017年實現的凈利潤(未經審計)分別為-520.67萬元和196.37萬元。補充說明披露四川恒星業績波動的具體原因。
3. 四川味之濃2015年和2016年實現的凈利潤(未經審計)分別為-325.19萬元和-216.13萬元。請補充披露四川味之濃業績虧損的原因,并進一步說明本次收購是否有利于增強上市公司的持續經營能力。
4. 四川恒星關聯公司郫縣恒星調味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郫縣恒星”)的相關業務、客戶等具體情況,并說明是否與標的公司存在同業競爭。
雖然公司對于問詢函所涉及的問題都進行了回答,但本次的收購計劃依然終止了。而公司給出的終止原因也是深交所所關注的同業競爭問題,涪陵榨菜稱因標的公司無法解決同業競爭問題所以經審慎研究,公司決定終止本次收購事項。
最近幾年,涪陵榨菜在通過并購實現多元化發展上做過不少嘗試。2015年涪陵榨菜以1.3億元成功收購了四川惠通事業有限公司,一舉打進了泡菜行業,是為數不多最終能夠成功落地的并購項目。
2016年,籌備了兩個多月擬通過發行股份并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國內某調味品生產企業90%以上的收購最終未能成功。在終止公告中公司稱被收購企業股東對交易期望價格與目標收購價格存在差異,未達成一致,從而導致了收購的失敗。
在公司2017年年報以及2018年半年報中,公司均表示將進一步加大并購整合力度。并購之路不能算順利,但公司主業仍然穩固。公司還在今年7月連續兩次發布公告稱,投建了大型榨菜生產線。
擁有榨菜這樣的現金奶牛業務,專精此道、隨著時間的積累,自然會形成一定程度的品牌護城河。不過在股價大幅飆升,突破200億總市值之后,大股東持續減持,是一個不容忽視的信號。(JW)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