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17 09:34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產業]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8月14日晚間,“戶外用品第一股”探路者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探路者”)公布了其2018年半年報。
銷售不佳業績慘淡 或因公司“精力分散”
近日,探路者公布了其2018年半年報。業績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為8.77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少31.3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2412萬元,同比下降69.47%;扣非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635萬元,同比下滑幅度更是達到了89.02%,僅為歸母凈利潤的四分之一。
探路者營收凈利齊下滑,業績不甚理想。對此,公司解釋稱主要是由于旅行服務中國際機票的大幅減少與報告期凈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較上年同期大幅度增加所致。
事實上,這并不是探路者業績的第一次折戟。
從2015年開始,探路者的凈利潤便呈現一路下跌趨勢, 2015年、2016年、2017年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63億元、1.66億元和-8485.39萬元,同比下降10.50%、37.13%和151.24%。今年上半年,公司產品毛利率小幅提升致其凈利潤的降幅不至于擴大,但仍然扭轉不了這幾年來業績頹勢的表現。
與業績表現相呼應的是,探路者近幾年的股價也一路下行。截止8月16日收盤,探路者股價報3.45元/股,距2015年6月的最高價29.33元/股已跌去了近90%。
2015年,恰好是探路者加速多元化布局的時候。當年,公司以2.3億元收購了易游天下74.56%的股權,使之成為其旅行業務旗下子公司。彼時,公司明確表示要構建戶外生態社群,初步成立以戶外用品、旅行服務、大體育三大事業群協同發展的戰略布局,并開啟了大舉收購的進程。
然而這三年來的努力似乎并沒有什么起色,相反,多元化布局的板塊成為了拖累公司業績的“絆腳石”。隨著頻頻加碼,現在旅行服務已經占據了公司營收近50%的比例,但僅僅3.72%的毛利率卻無法帶來實際上的利潤。而另一板塊體育服務業務表現更是不佳,運營艱難虧損加劇。
與此同時,隨著戶外用品行業增速放緩及競爭持續加劇,公司的銷售情況相對不佳,戶外用品板塊的營收較上年同期下滑9.35%,這從半年報數據中應收賬款與存貨的增加也可以反映出來。而銷售商品、接受勞務的現金流隨著銷售收入的下降也直接導致了公司現金流入不敷出。報告期內,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為-2.12億,同比下降71.84%。
子公司虧損嚴重訴訟纏身 商譽或面臨繼續減值風險
資料顯示,探路者在加速構建戶外用品、旅行服務和大體育三大業務協同發展的社群生態過程中大舉投資并購,先后對綠野網、圖途、易游天下、行知探索等公司進行了戰略投資,然而,探路者與戰略投資標的在經營風格、企業文化、管理方式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且部分被投資公司近幾年發展情況并不理想。
新浪財經查閱探路者2018半年報發現,公司參股10%以上的15家子公司中,有14家上半年均出現虧損。公司雖之前已計提了足額商譽減值,但報告期內易游天下、圖途等公司的經營情況仍未好轉,未來有商譽繼續減值的風險。
除此之外,易游天下還面臨訴訟纏身的問題。2015-2016年,其部分外阜分公司以子公司名義簽署旅游合同收取團費等后惡意不履行合同等訴訟事件屢屢發生,造成易游天下累計先行代賠付的金額高達2500萬元以上,且被凍結資金約955萬元,同時,現在易游天下現金周轉面臨斷裂風險,未來是否能正常運營仍需打個問號。這一切也使母公司探路者深陷其中,對其業績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不可謂是公司多元布局的敗筆之一。
市場變化募投項目或難實施 公司宣布回歸主業
另一方面,探路者曾于2016年進行過探路者云項目、戶外旅行O2O、戶外用品垂直電商等項目的資金募集,共募12.7億。然而到目前為止,公司僅在探路者云項目上花費2億,且并未實現任何盈利。而上述中的大部分項目依然未進行投入,除去補充流動資金項目外的8億募集資金成為了靜靜躺在銀行賬戶里的理財資金。
對此,公司解釋稱目前市場環境、產業政策及公司發展戰略等方面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基于公司最新戰略、經營現狀及互網行業當前市場環境等情況考慮,公司終止了綠野戶外旅行O2O項目、戶外用品垂直電商項目、戶外安全保障服務平臺項目等三項募集資金項目,并積極籌劃新項目,但未來項目實施仍具風險。
無奈之下,公司宣布將對與戶外主營業務相關性較小的業務進行剝離和退出,然而未來發展是否順利、公司前路又將如何,仍然是個謎。(公司觀察 陶贊/文)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