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4 09:59 | 來源:未知 | 作者:未知 | [房地產]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如中國指數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0月份,受其檢測的300個城市中,雖然共推出土地2628宗,環比增加11%,但實際成交土地卻只有1845宗。
如中國 指數 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0月份,受其檢測的300個城市中,雖然共推出土地2628宗,環比增加11%,但實際成交土地卻只有1845宗。其中,住宅類用地(含住宅用地及包含住宅用地的綜合性用地)共成交588宗,環比減少16%,同比減少38%;從土地出讓金來看,10月份土地出讓金總額為2869億元,環比減少9%,同比減少28%。
“臨近年底,土地市場供應加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各地在全力保證年度土地供應目標的完成。”昨日,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波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以來,受市場層面影響,各地土地供應目標完成度差異較為明顯,導致部分城市土地供應集中在年底釋放。從全年土地成交數據來看,受房企拿地謹慎度提高、房企銷售走弱致現金回流慢、資金鏈緊張等因素影響,土地市場已出現降溫明顯,尤其是土地流拍現象更是時有發生。
來自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僅10月份,一二線城市住宅土地的流標數量就以達到44宗,年內合計流標更是高達259宗,同比上漲176%。
張波分析稱,從今年土地市場流標數量的增多,可以切實感受到“地王”地塊的銷聲匿跡,而這作用在土地市場的直接表現就是“面粉降價”、樓市降溫。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受限價因素影響,導致房企對于未來的房產上市交易價格持有更為保守的預期;另一方面,在樓市調控不斷從嚴且不放松的背景下,也讓房企對于未來樓市走勢不抱有樂觀態度;再者,雖然上半年央行向市場投放了更多的資金流動性,但對于房企來說,融資難依然是擺在面前暫未緩解的問題。資金壓力的驟增也是房企拿地更趨謹慎的關鍵因素之一。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認為,在當期土地市場熱度偏低的背景下,更加有利于整治閑置土地的推進工作。而對于時有發生的土地流拍現象,該分析人士預計,在市場和企業關于地價的“磨合期”度過后,土地掛牌價格應當會更加符合企業預期,流拍現象同樣有望趨緩。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