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4 10:05 | 來源:未知 | 作者: 梁敏 李苑 | [基金]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這對于創投企業和資本市場是大利好?!敝姓\盈禾稅務師事務所執行合伙人陳穎對上證報記者表示,備受關注的稅收政策得到明確,同時也給了投資人自主選擇稅目和稅率的空間。
國務院常務會議發放政策紅包 下月起調降創投企業個人合伙人稅負 五年不變
昨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發放了兩個政策紅包:一個投向創投圈,會議決定實施所得稅優惠促進創業投資發展,加大對創業創新支持力度;另一個投向“三農”領域,會議部署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升級。
降低創投企業個人合伙人稅負
會議決定,在今年已在全國對創投企業投向種子期、初創期科技型企業實行按投資額70%抵扣應納稅所得額的優惠政策基礎上,從明年1月1日起,對依法備案的創投企業,可選擇按單一投資基金核算,其個人合伙人從該基金取得的股權轉讓和股息紅利所得,按20%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或選擇按創投企業年度所得整體核算,其個人合伙人從企業所得,按5%至35%超額累進稅率計算個人所得稅。上述政策實施期限暫定5年。使創投企業個人合伙人稅負有所下降、只減不增。
“這對于創投企業和資本市場是大利好。”中誠盈禾稅務師事務所執行合伙人陳穎對上證報記者表示,備受關注的稅收政策得到明確,同時也給了投資人自主選擇稅目和稅率的空間。
此前,地方政府普遍實行對有限合伙制基金征20%所得稅的優惠政策,在國稅總局的檢查中被認定為違反了相關規定,國稅總局要求創投基金必須按照個體工商戶的標準征收累進稅,最高稅率為35%,在創投圈引起關注。
9月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保持地方已實施的創投基金稅收支持政策穩定,由有關部門結合修訂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按照不溯及既往、確??傮w稅負不增的原則,抓緊完善進一步支持創投基金發展的稅收政策。
陳穎認為,此次兩項稅收優惠的疊加效應,對充實資本市場的現金流起到積極作用。比如第一條投資額的70%可以抵扣其他項目的投資收益,起到混抵的效果,更適合一些前期投資未見收益的天使投資人。
“對于市場來說,選擇按單一投資基金核算相較綜合計算更有利。”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對上證報記者表示。
在她看來,政策給企業減負,讓更多創業投資投在科技型企業上,特別是未上市的中小型科技型企業,有利于我國的科技創新發展。
不過,陳穎也提醒說,雙重優惠疊加僅指創業投資企業,政策規定需要取得創投備案。但在實踐中,有很多基金投資并不符合創投管理辦法的要求,無法取得相關備案手續。比如,有些基金專門投資限售股,如果是已上市公司、定向增發的限售股就不在優惠之列。
部署推進農機裝備產業升級
昨日召開的國常會還部署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升級,并出臺了一系列舉措。比如,提升水稻、小麥、玉米、馬鈴薯、油菜、棉花、甘蔗等主要農作物機械化種采收水平。對開展深耕深松、機播機收等按規定給予補助。引導有條件的地方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
會議確定,支持精量播種、高效施肥、精準施藥、節水灌溉和大馬力、高性能農機裝備示范推廣,研發推廣適應小農生產、丘陵山區的中小型農機裝備和機械化技術。聚焦弱項短板加快農機裝備創新和產業轉型。鼓勵大型企業向成套設備集成轉變。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在接受上證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年來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持續提高,整個農業機械化率已達60%以上,小麥的機械化水平更是超過90%,對農業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而此次國務院政策的核心是瞄準農業綠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農機裝備在這方面存在短板,因此國常會提出了針對性舉措。
會議還提出,要改善農機作業基礎條件。推動農田地塊小并大、短并長、彎變直和互聯互通,支持丘陵山區農田“宜機化”改造。積極發展農機社會化服務。培育農機專業戶、合作社等,推進“互聯網+農機作業”,促進智慧農業發展。
李國祥分析道:“過去農機開發是主動適應土地或種植需要,比如開發小型農機等。但現在農機生產轉向以提高農業機械效率為主,土地治理、育種等都跟著農機走,比如通過土地流轉來實現農田規模化運營。預計未來土地流轉加快將成為趨勢。”
2014年以來,我國農機行業發展進入減速換擋期,轉型升級迫在眉睫。“提升農機裝備水平是實施鄉村戰略的必經之路,政策加大對農機行業的直接扶持,利好行業發展。”一位券商農機行業研究員對上證報記者表示,國家出臺政策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升級,將推動企業加快創新,加速行業洗牌。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