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8 04:32 | 來源:廣州日報 | 作者:連海平 | [文娛]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建設大雕像、地方出大名、吸引大客流、旅游發大財……在辦公室里,主導者一定是這么構思的。可以證明這一論斷的是,不管是在網絡上,還是在景區指示牌上,當地對巨型雕像的...
湖北荊州,一座建在古城歷史城區范圍內、高達57.3米的巨型關公雕像,一直備受爭議。上月初,住建部在其官網發文通報該項目有關問題。17日上午,來自荊州市政府新聞辦的消息稱,該市已成立專班推進項目整改,已組織專家依法依規、科學制定搬移方案。
有些項目,上馬不易下馬難。一個花費1.729億元的巨型雕像項目,上馬不容易——征地、拆遷、設計、建設、運營,需要大投入;現在被通報了,上央視“焦點訪談”了,下馬也很難——原地銷毀不行,會被公眾罵死,搬移又是一番大折騰。況且,花大成本遷新址之后,這個雕像也未必能產生什么經濟和社會效益,真是花錢找罪受。
當地為何先斬后奏,在未獲審批和違反《荊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的情況下,開工建設巨型雕像?說簡單點,就是地方經濟發展焦慮逼的。建設大雕像、地方出大名、吸引大客流、旅游發大財……在辦公室里,主導者一定是這么構思的。可以證明這一論斷的是,不管是在網絡上,還是在景區指示牌上,當地對巨型雕像的介紹都是:全球體量最大青銅雕像。
這一波操作有沒有問題?要是擺在多年以前,吉尼斯紀錄在中華大地當紅時,也許沒有什么問題,當時人們都好這一口,但在今天,似乎不太明智。今天的游客,早已見多識廣,誰還會沖著什么“全球第一”的雕像、“世界最大”的建筑而“到此一游”?事實證明,該園已營業4年,總收入不到1300萬元,不及巨型雕塑投資的一個零頭。就算雕像不搬移,收回成本亦非易事。
近些年來,建設巨型雕塑的地方,荊州不是第一個,恐怕也不是最后一個。每當這類新聞被曝光,總會引起公眾熱議,最后令新聞發生地灰頭土臉,讓項目騎虎難下。建設大雕塑背后的大問題,是地方發展思路、方式、方法等問題,是依法行政、建設、發展等問題。一個老掉牙的旅游創意,居然最后通過了,“前車之覆”那么多,“后車”為何視而不見?一個如此巨大的投資項目,不經過科學論證就亂拍板怎么行?不申報不獲批就開工怎么行?不事先征求專家、民眾意見怎么行?民生工程,只有嚴格按照法定程序來,多做一些可行性論證,多吸納一些民意,犯錯概率才能更低一些。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