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流金歲月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流金歲月)從來沒有放棄過登陸A股的欲望。
從去年6月向證監會報送首次招股書,日前再次披露招股書,不到1年時間里兩次闖關IPO,流金歲月像一個頑強的長跑運動員,拼命想要拿到資本市場的通行證。
從募投的項目來看,流金歲月似乎是為了上市而上市。公司守著近2億元存款,卻要上市募資2.29億元來補充流動資金及購辦公樓,這個上市的理由恐怕太過牽強。
值得注意的是,在流金歲月股東列表中,近29家機構股東閃動的身影,或許才是公司沖A的真正壓力和動力。
守著2億存款上市募流動資金
流金歲月披露的招股書顯示,此次擬募資2.29億元,其中6567萬元將用于在成都市高新區購買并裝修 2000平方米的技術研發及展示中心,余下的1.64億元用于補充公司運營資金。
記者研究過的IPO企業不少,擬上市公司都會給上市找一些光鮮亮麗的項目,讓發審委看到公司上市的必要性,以及讓未來的投資者通過募投項目看到未來公司的發展前景。
從募投項目來看,只能說流金歲月太不走心了。
而且,這家公司也并不缺錢。早在2015年,公司首次股改引進企巢天風和北京德豐杰龍升等機構投資共2250萬元;2015年10月,流金歲月登陸新三板,1個月內向天風證券、德邦證券和長江證券(7.230, 0.04, 0.56%)等3家機構增發80萬股,募資1600萬元;1年后,再次向14名投資者發行1390萬股,募資1.64億元。
在三板市場多次募資,流金歲月的融資能力和償債能力明顯加強,公司資產負債率穩步下降。
報告期內,公司資產負債率(母公司)分別為 55.15%、18.99%、17.64%,資產負債率(合并)分別為 55.24%、25.24%、24.85%。
從2015年開始,相比同業上市公司,公司的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均超過1,短期償債能以及財務風險處于可控范圍,加上先后幾次融資,公司的貨幣資金狀況得到改善。
與此同時,公司貨幣資金持續增長,2016 年末、2017 年末分別較上年期末增長 203.62%、2.53%,從2015年至2017年各期末,公司銀行存款分別為0.63億元、1.90億元和1.95億元,在貨幣資金構成中,銀行存款占比超過99%。
公司客戶主要是電視臺和三大電信運營商,付款能力強,應收賬款周轉率和存貨周轉率高于行業平均數值;另外,公司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在各期末均超過1,說明流金歲月短期償債能力強,而且,在2016和2017年兩個年度,前述兩項指標均超過3(流動比率分別為3.34和3.50,速動比率分別為3.08和3.08),說明這家公司資金有閑置現象。
流金歲月所處的廣播電視及網絡視聽行業是資金密集型行業,需要一定的現金儲備,不過流金歲月的現金流并不緊張,保障公司正常運行問題并不大,所以,擬在資本市場募取大量流動資金的邏輯,斑馬消費實在看不懂。
急于上市為機構退出鋪路?
報告期內流金歲月的業績呈現增長趨勢,2015年至2017年,公司實現營收分別為2.3億元、3.84億元和4.23億元,同期凈利潤分別為1551.7萬元、3969.61萬元和5271.05萬元。
不僅業績保持了較高的增速,而且總資產也從2015年的2.28億元增至2017年末的4.58億元。
斑馬消費注意到,公司從2015年登陸新三板,就從沒有停止向A股沖擊,為什么對A股怎么上心呢?
記者發現,截至招股書簽署日,流金歲月有29家機構股東,除了公司在2015 年 3 月通過增資方式引入御米投資、流聯投資 2 個員工持股平臺外,還有27家機構,持股比例少則0.0011%的桐鄉市立盛高速公路服務區經營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最多的是山東江詣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持股3.8889%。
這其中,有包括公司首次股改引入的企巢天風(武漢)創業投資中心(有限合伙),也有在登陸新三板后引入郭廣昌控制的德邦證券,還有在2016年12月增發股份引入的10多家機構股東等。
大量機構蟄伏其中,流金歲月向A股的動作不斷,難怪市場人士認為,這與來自于機構的壓力不無關系。
因為,投資機構最終目的就是在投資回報率最高的時機退出,IPO則是目前成熟市場中創投首選的退出方式。
記者梳理發現,在2017年上半年,國內以IPO為形式退出案達147家,滲透率達55.1%。
不過,在去年5月份監管層發布減持新規,減持股份等相關政策收緊,在一定程度上拉長投資機構的退出周期。
《電鰻快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