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7 15:37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作者:陳夢宇 | [汽車] 字號變大| 字號變小
大眾集團需要將資本估值定在與蘋果、亞馬遜和谷歌相同的水平,以便在接下來的20年里繼續生存。然而他也表示,在此后兩年半的時間里,這一差距只會不斷擴大。...
近日,大眾集團CEO赫伯特-迪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進一步降低成本、加快改革步伐,對于抵御倍受資本青睞的新對手來說至關重要。
據歐洲汽車新聞報道,大眾面對的不僅是特斯拉的挑戰,還有蘋果這個“擁有幾乎無限資源”的強大競爭對手。新的競爭對手正在以更快的速度展現出對大型傳統汽車制造商的威脅。
迪斯表示:“盡管做出了種種努力,但大眾目前的處境比我2018年上任時困難的多,真正發生變化的是資本市場對汽車行業的看法,這是我沒有想到的。”
迪斯告訴投資者,大眾集團需要將資本估值定在與蘋果、亞馬遜和谷歌相同的水平,以便在接下來的20年里繼續生存。然而他也表示,在此后兩年半的時間里,這一差距只會不斷擴大。
雖然從銷量上來看,2020年1-11月,大眾集團共售出831萬輛汽車,而特斯拉全年銷量尚不足50萬輛。但特斯拉在多年虧損后連續五個季度保持盈利這一點,成功點燃了投資者的熱情。目前特斯拉(Tesla)市值已經接近7000億美元,幾乎是世界排名第二至第七位的汽車制造商市值的總和。
“我們還沒有充分證明我們能夠在新的競爭環境中站穩腳跟——我們的估值仍停留在‘傳統汽車’上,”迪斯表示,“這導致我們在獲得所需資源方面處于嚴重劣勢。”數據顯示,上個月的一周時間內,特斯拉、蔚來汽車(NIO)和小鵬汽車(XPEV)通過出售股票籌集了價值97億美元的資金,其中特斯拉籌集的50億美元相當于大眾集團全年凈現金流的一半。
對此,一些分析師警告稱,這一趨勢有些過頭。過去12個月,全球傳統汽車制造商的總市值約為1萬億美元,且基本保持不變,而新競爭對手的市值則大幅飆升。
桑福德-伯恩斯坦(Sanford C.Bernstein)分析師Arndt Ellinghorst上周在一份報告中表示:“(投資者)對傳統汽車制造商的估值和信心仍然過于悲觀,我們相信,具有全球影響力、品牌資產和優秀資產負債表的老牌公司仍將在未來的流動性中發揮主導作用。”
以Patrick Hummel為首的瑞銀集團(UBS Group)分析師也將大眾集團列為歐洲汽車制造商的首選,他們預測,“贏得電動汽車戰略的企業會獲得更高的回報。”
未來,大眾集團將在電動汽車、軟件運營、移動平臺和自動駕駛技術方面進行巨額投資,目標是成為全球電動汽車的引領者。此外,雖然在2020年遭受到新冠疫情的重創,但大眾集團仍表示最早將于2022年實現凈現金流恢復至100億歐元(約合123億美元)以上。
盡管多年來,保時捷、奧迪及其在中國的合資企業為大眾集團帶來了大量利潤,但當銷量因疫情大幅下滑時,大眾集團高昂的固定成本也暴露了出來。迪斯說:“我們必須努力提高效率,使傳統汽車業務實現更高的回報。”
面對高居不下的成本,大眾集團計劃在兩年內將材料成本降低7%,并將于今年一季度與工會達成協議:到2023年將固定成本降低5%。迪斯警告說,如果大眾集團繼續無所作為或動作遲緩,可能會帶來可怕的后果。
《電鰻快報》
熱門
相關新聞